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家门口的新风貌5商贸城 换装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

以“元宇宙”为特色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曾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交易中心——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2021年10月,服装商贸城正式关停。去年12月,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焕新归来。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数智创新中心/记者拍摄

去年刚毕业的小李,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工作。从租住的公寓抵达自己的工位,只需要短短5分钟。

小李:我就在这个元宇宙大厦里边办公,像我们如果说住的远一点,可能交通就不便利了。这儿是园区配备了自己的公寓,我们上下班也不用通勤了,包括园区也有一些配套,周边还有大型的商超。

改造后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来自网络

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记者拍摄

如此便利的条件,还要从园区的“华丽变身”说起。事实上,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前身是创办于1998年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随着2021年10月商贸城正式关停,服装批发业态由此退出大红门地区。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回忆:

闫福:大红门在疏解之前,鼎盛时期的人流有10万人,商户有4万余家,那个时候周边扛包的、推车的,堵车非常严重,同时流动人口过大带来了很多社会治安问题。真正是2014年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的背景下,传统的服装业已经不适合这个区域的发展,它一定要转型。整个南中轴地区定位叫首都商务新区,第一个大板块就是做文化科技产业。腾退之后我们2022年年初才开始改造,2023年就变成了产业园。

改造后增加采光/记者拍摄

走进位于丰台区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很难想象如今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科技园区,在过去是一座“格子铺”林立的服装商贸城。还不到正午,光线就从顶楼的玻璃散射下来,一直照入中庭。闫福表示,改造要遵循适用原则,虽然牺牲了一些使用面积,但开辟出的采光大中庭,也增加了企业的交流空间,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闫福:追求企业的需求,采光通风要好,要舒适可达性要快,你要追求的是品质和它的环境,你就得牺牲一些东西。你看我们的中庭,那都是硬拆出来的。不然采光通风很差,他觉得很压抑,在那种环境下他就没有灵感。共享空间比较多,打造一个非正式交流空间。他的一些创意可能在遛弯的时候想出来,这就是做园区和做写字楼的区别。在一个舒适的环境思考,可能突然想出一个好的创意,甚至改变一个行业。

数智创新中心/记者拍摄

2023年12月,以“科技+文化”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地标,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正式开园。闫福提出,园区在建设阶段就瞄准数字经济、元宇宙,进而打造具有丰台特色的集“产业+商业+居住”功能于一体的“中关村创新社区”。

闫福:其实最早我们的产业定位叫“一主两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文化贸易和数字贸易为两翼这种格局。后边正好元宇宙元年之后,就发现元宇宙是未来产业新形态,再加上我们最近引的企业,它的底层都是代码经济,都是数字经济。其实我们未来打造的是数字经济新高地,这些产业都适合在城市里搞。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元宇宙大厦内部/记者拍摄

作为最早一批入驻签约的企业之一,北京汉捷科技有限公司看中的便是园区与企业在“科技”二字上的契合度。创始人赵阳介绍:

赵阳:我们是第一批入驻咱们元宇宙大厦,入驻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企业,为什么选择在南中轴呢?我觉得南中轴的产业定位是很清晰的,它确实属于南城科技板块,同时我们是和它的产业定位元宇宙是相契合的。另外是“科技+文旅”,因为我们这款眼镜现在也是用在“科技+文化”上。

记者体验智能眼镜

当前,他所研发的智能眼镜已经远销海外。

赵阳:这款产品刚刚推广,现在已经卖到爱尔兰,还有迪拜。这个眼镜和我们市面上看的其他眼镜是不太一样,我们是一体机……

从籍籍无名到发展壮大,赵阳十分认可科技园对企业提供的服务和扶持。

赵阳:我们从接触到入驻就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同时这个团队无偿的为企业谋发展,让我们在这里感觉到前景非常好。原来大家对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感觉是脏乱差,但是你看现在焕然一新。因为我带了很多客户来,他们感觉这里的变化非常大,园区很现代很时尚,确实体现出了这种前沿科技园区的产业定位和方向。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记者拍摄

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表示,区别于写字楼与商场,园区的建设本质上是产业办公空间的升级改造,从而为企业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产业活动,园区正在不断为企业的成长助力。

闫福:它是一个合作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这些客户需要产业服务,需要我们给他一些资源,所以我们承接各种产业活动。其实我们就是个平台,所有来到这儿的都是平台上的各方资源,我们是有力的在整合,在促进,把台搭好。我们如果发现企业之间有契合的地方,我们就主动对接。

熊猫范·食集/来自网络

除了产业办公,商业配套、人才公寓等多种业态共同组成了科技园区。在配套多样化餐饮与便利商务服务的同时,园区引入的“熊猫范·食集”,也成为了园区企业和周边社区共同的食堂。

闫福:因为我们是开放园区,在前期周边居民到“熊猫范·食集”来用餐,是对经营的一个支持。长远来看就是既解决了周边吃早饭的难,也解决了企业经营的问题,所以这是一种双赢。

“思享汇”之一/记者拍摄

来到地下一层,采光通风不够好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改造形成的共享会议室,沙发、茶几,外加绿植点缀,闫福将其命名为“思享汇”。

闫福:“思享汇”就是思考分享汇聚的地方,企业家们约三五好友,坐这聊聊天,谈谈产业,谈谈未来。把这个空间让它的价值最大化,盘活它。

“CCB建融家园•寓见未来”人才公寓/记者拍摄

想要形成的“产业+商业+居住”的多元业态,居住板块也不能忽视。为了更加契合入园企业居住与生活需求,项目还对原有的大红门商贸城南楼约1.9万平方米进行改造,形成了近500套拎包入驻的长租公寓产品,满足园区企业差异化租赁居住需求。

闫福:这个楼最早就是服装城的宿舍用房,经过我们和建信合作,改成了一个保租房性质的公寓,既对园区开放,也对社会周边市场开放。它的套间最小的15㎡,最大的有60㎡,主要目的还是要服务于企业。

长租公寓/记者拍摄

会客厅、共享厨房、健身房、洗衣房、超市,住在这里,足不出园就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所需。公寓负责人杨旭洲说:

杨旭洲:公寓是今年的5月10日刚开始营业,目前入住率达到了94%。我们主要是为园区提供商住一体平衡的这种需求,一层主要是会客区,园区企业有客户的时候也可以临时到我们这边来谈一谈业务。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来自网络

引得来、留得住,才能能让科技回归都市,让产业回归都市。作为新生代园区,大红门地区“华丽转身”留下了数字经济与“高精尖”的印记,闫福对这里的未来充满期待。

闫福:园区不但有产业办公空间,它一定也需要生活的服务配套,商业的服务配套,所以一个园区它就是个生态。通过目前来看,未来两年左右园区的入驻率达到90%左右,那时候我相信我们的产值应该在百亿以上,相当于当年做服装批发市场的产值。园区的办公人员大概有七八千人,这样就可以带动七八千人的就业。我们周边风景也好,文化底蕴也好,所以这里是一片热土,这片热土未来可期啊!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截至目前,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经实现企业落地300多家,元宇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真正实现了由传统服装商贸城向低碳、智慧、共享的高科技创新社区华丽转身,相信这个创新社区的破土,将成为城南地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记者:张赛男 张钰阳(实习)

编辑:张赛男

主编:朱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