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了趟上海,朋友特地安排了探访外滩源的行程。尽管我在上海生活学习过数年,对黄浦江外滩等景点也颇为熟悉,但对外滩源的了解却几乎为零。此次朋友的安排无疑为我填补了这一认知空缺,真可谓意外的收获。
外滩源,一个富含历史底蕴的地名,标志着外滩的起始。它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的优越位置,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面积约16.4公顷。外滩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上海现代都市风貌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外滩故事的开篇。
带领我们徒步游览的,是一位拥有20年导游经验的上海本地资深女导游。她曾有10年时间在海外带领国际旅行团,另10年则在国内服务。现在,她主要专注于徒步导游工作。因为是在上海土生土长,她对上海一些主要景点的今世前生都非常熟悉。微胖身材的她,说话风趣幽默,很会调节气氛,使得整个行程都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我们的旅程从和平饭店启程。尽管它并不严格属于外滩源地区,但因其与外滩源仅一街之隔,共同构成了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一环。
和平饭店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杰作,隶属于芝加哥学派,巍然矗立于黄浦江之滨,犹如一本摊开的历史巨著,细细记录着往昔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自1909年起,这里便成为了历史的重要舞台:万国禁烟大会的召开,汇聚全球代表共商禁烟大计,为人类的进步留下了闪光瞬间;1911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鼓舞人心的口号,和平饭店因此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再到1923年,《孙文越飞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联俄政策的确立,和平饭店再次见证了历史的重大转折。
岁月流转,和平饭店依旧以其独有的魅力迎接着四海宾朋。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和平饭店的历史长河,为其增添了传奇色彩。
从和平饭店到外滩源,映入眼帘的是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融合多样风格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变迁。它们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逐渐蜕变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是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所在,更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
追溯外滩源的前世,不得不提及1849年那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英国人最早在外滩源地段建造了驻沪领事馆、商务和传教机构。这些建筑的拔地而起,不仅标志着外滩源的开端,更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了别样的色彩。随着英国领事馆沿黄浦滩向南扩张,建设货运及游船码头,以及成片的滨水仓栈,外滩风景线逐渐成型,成为上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电灯,这一新兴照明技术,随之也进入了外滩源。1882年7月26日晚7时,外滩源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那一天,上海外滩6.4公里长的供电线上,第一批弧光灯被点亮,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使用电灯。这些灯光由上海电气公司提供电力,使得该公司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的首家电厂。尽管相较于全球首个使用弧光灯的法国巴黎北火车站电厂,上海晚了7年,但相较于日本东京电灯公司的成立,上海则早了5年。电灯的普及为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夜间照明,开启了“夜,上海”的别样风貌,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进程与繁华夜景的新纪元。
步入外滩源,眼中是多座承载着上海悠久历史的建筑,它们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保护价值极高的历史遗产。
圆明园公寓 作者供图
圆明园公寓,以其独特的安妮女王式建筑风格吸引目光,这个蕴含中国风情的名字,背后藏着昔日的辉煌与荣光。晚清重臣李鸿章曾踏足此地,其家族与这建筑渊源深厚。而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张爱玲,作为李鸿章的亲重外孙女,在此度过了童年与少女时光,她的文学作品常怀念这段过往。
公寓的罗密欧式小阳台,凭借精巧的木质构架与流畅的线条,成为了这里的独特景致。四根直立的小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矗立在门廊前,既支撑起阳台,又铭记着时光流转与历史变迁。柱身镌刻的细腻花纹,柔美如卷曲羊毛,象征着女性的温婉与细腻。
如今,虽然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但圆明园公寓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这里,依然吸引着无数游客与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他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皆想将这份美景与温情定格在记忆之中。
真光大楼 作者供图
真光大楼,静静地坐落在上海市圆明园路209号,这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独特艺术魅力的建筑,从它落成那天起,便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外滩源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座八层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以乳黄色和褐色的曲面外墙为基底,搭配锐角状竖线条装饰,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既现代又典雅。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交相辉映,仿佛为这座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真光大楼不仅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杰作,更是承载厚重历史的见证者。它最初作为中华浸信会的办公场所而面世,并因教会刊物《真光》而得名,后又相继成为美国基督教浸信会书局、广学会的活动基地,沪江大学亦曾在此留下足迹。在这里,每一石每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尤其是沪江大学师生在此地书写的抗日救亡篇章,更为这座建筑平添了几分悲壮与崇高的历史色彩。
谈及真光大楼的设计者,不得不提那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邬达克。1893年,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匈牙利北部高地,一个世代以建筑为业的家庭。21岁那年,邬达克自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建筑系毕业,加入了奥匈帝国军队,成为了一名炮兵军官。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将他卷入其中,他在战场上不幸被俘,随后被流放至遥远的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段传奇旅程。
历经战争的洗礼与流放之苦,邬达克终于在1918年从战俘营中逃脱,怀揣着对建筑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陌生城市里,邬达克凭借着自己的建筑才华和不懈的勤奋努力,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起初,他在一家美国建筑事务所担任助手,不仅迅速学会了汉语,还深入了解了上海的建筑风格和市场需求。七年的磨砺与积淀后,他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步伐,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从此开启了他在上海建筑界耀眼且灿烂的职业生涯。
邬达克设计才华出众,作品众多且风格多样,无论是复古风格还是现代主义气息,他都能驾驭自如。他的代表作如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等,既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也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繁荣。在沪的数十年里,他亲力亲为设计的建筑超过百栋,其中35处至今仍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一成就在世界城市与建筑史上都书写了一段传奇。
兰心大楼 作者供图
位于圆明园路185号的兰心大楼,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游人的目光,更承载着上海近代剧场文化的辉煌与变迁。
追溯其历史,兰心大楼的前身是上海滩上由英国人创立的兰心戏院,诞生于1866年,这标志着上海西式剧场的开端。在这里,观众们首次感受到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同时也亲眼见证了中国话剧的萌芽与成长。然而,一场无情的火灾使兰心戏院化为乌有。但历史并未止步,1927年,在原址之上,一座崭新的建筑——兰心大楼巍然矗立,延续着上海剧场文化的血脉。
这座兰心大楼,以其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达八层,展现出现代建筑的力量与美感。其外墙立面设计精巧,褐色面砖与白石贴面相得益彰,简约中透露出华丽。顶部阳台向外延伸,装饰着典雅的爱奥尼克式柱与三角形山花,彰显出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兰心大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上海近代西洋剧场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
历史的长河中,兰心大楼内曾上演过无数国内外顶尖剧目与音乐会,它如同一座艺术的灯塔,照亮了中外艺术交流的航道,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互鉴,让人们在艺术的盛宴中共同感受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如今,兰心大楼已融入商业与步行街的繁华,其物业部分转型为高端写字楼,吸引着众多知名企业及商家的目光。底层商铺更是迎来了充满设计感的“兰心咖啡”,迅速成为热门的打卡地标。尽管功能有所转变,但兰心大楼依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城市文化脉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哈密大楼 作者供图
位于圆明园路149号的哈密大楼,建筑巍峨,紧邻上海外滩,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现代气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座大楼建筑设计独特,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其立面风格为折衷主义三段式,整体比例协调,入口大门和阳台的处理细节精致且丰富,外立面装饰典雅大气,展现出上海殖民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不仅如此,哈密大楼自建成以来就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曾是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文汇报馆等重要单位的所在地,与《文汇报》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这份创办于抗战时期并延续至今的著名报纸,在哈密大楼中两次复刊,续写了中国报人的英勇传奇。而1949年,申报馆被解放日报社接管,次日,《解放日报》的上海创刊号,承载着上海解放的消息,也是从这里诞生并发行。这些历史事件无疑为哈密大楼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英国驻沪领事馆 作者供图
矗立在中山东一路33号的英国驻沪领事馆,作为外滩建筑群中现存最古老的瑰宝,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的沧桑巨变。
主楼始建于1849年,历经风雨,现存完好的是1872年由格罗斯曼和鲍伊斯精心设计的重建之作。它采用两层砖木结构,巧妙地融合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外廊式设计更是为其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情。建筑整体外形近似正方形,屋面采用四坡式设计,铺设着中国的蝴蝶瓦,仿佛诉说着中英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楼前,一片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园绿意盎然,27棵古树环绕其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环境幽静,仿佛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主楼原用作英国领事馆办公楼,随着领事事务的不断扩大,这里逐渐升级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成为中英交流的重要场所。
此外,领事馆建筑群中的昔日总领事馆官邸等建筑,与主楼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外滩源地区一道独特且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景线,成为了外滩源地区的重要地标和文化遗产。如今,它们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欣赏,成为了解上海历史、感受中英文化交融的绝佳窗口。
邮政大楼 作者供图
矗立在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博物馆,这座铭记着中国近代邮政历史记忆的雄伟建筑,其前身乃上海邮政总局,亦被世人爱称为邮政大楼。它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这座大楼建筑宏伟,总面积庞大,高达五十余米,整体布局呈优雅的“U”型。四层高的主体建筑巍峨挺拔,地下室亦宽敞深邃。其建筑风格独具匠心,融合了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欧美盛行的折衷主义元素,既秉承了古典建筑的轴线对称原则,又巧妙糅合了多种建筑风格之精髓。
自1924年竣工以来,这幢大楼便被誉为上海20世纪20年代十大名建筑之一。历经岁月洗礼,它依然光彩夺目,被列为上海首批优秀近代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在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修缮后的邮政总局大楼与邮政博物馆相互融合,成为苏州河畔一道独特的景观。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座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建筑物,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貌依然熠熠生辉,见证着上海乃至中国邮政的辉煌历程。
此外,协进大楼凭借折衷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完美融合而引人注目,其青砖外墙彰显出坚固与耐用的特质。位于圆明园路133号的女青年会大楼,巧妙地将装饰艺术派风格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白色大理石外墙高贵而典雅,拱形窗与精美铁艺栏杆相得益彰,夜晚时分灯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故事。而滇池路上的东海咖啡馆,被誉为上海民国第一咖啡馆,其所在之地更承载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原新天安堂 作者供图
徜徉在外滩源,每一栋建筑都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风格迥异,或高耸挺拔,或典雅庄重,或简约明快,展现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采。19世纪初,全球顶尖的设计师们汇聚上海,将法式建筑的浪漫、俄式建筑的雄伟、德式建筑的严谨、美式建筑的自由等风格,在这片土地上巧妙融合,共同谱写了世界建筑史的辉煌篇章。上海的建筑,正如大海般包容,不仅展现了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交融中孕育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使上海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对话。
从乍浦桥上远看浦东 作者供图
站在乍浦路桥上,向东凝望,苏州河与黄浦江在此深情相拥,河水悠悠,波光粼粼,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远处,浦东新区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铺展开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形成了一道无与伦比的最美天际线。
黄浦江之夜 作者供图
在这里,近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它们或古朴典雅,或时尚前卫,彼此诉说着不同时代的故事,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谱写着这座城市的华彩乐章。在这里,可以看到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座建筑都仿佛是一个音符,跳跃在历史的五线谱上,奏响了一曲关于发展与变革的赞歌。(作者 杨晓光)
备注: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