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瑞士为何不中立了中立200年的瑞士)

瑞士这个国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立”。自1815 年 《巴黎条约》确立中立以来,瑞士从未参加过对外战争。然而就在今年2月27日,瑞士却为了乌克兰,罕见打破了坚持200多年的传统,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制裁。对此,瑞士联邦主席卡西斯宣称:“这是一个独特而艰难的决定”。那么,瑞士是如何成为中立国家的?如今为何要突然打破传统呢?

迄今为止,目前国际普遍公认的永久中立国有7个,它们分别是:瑞士、瑞典、芬兰、爱尔兰、奥地利、哥斯达黎加和土库曼斯坦,其中,瑞士是第一个宣布中立的国家。

然而在1515年以前,瑞士联邦采取的一直是“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当时的瑞士人能征惯战,曾击败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和利奥波德三世,也曾击败过波西米亚国王奥拓卡,瑞士人的骁勇善战吸引了整个欧洲的注意力,当时盛行雇佣兵制度,多山贫瘠的瑞士,便和许多国家签署了雇佣协议,以解决就业和吃饭问题。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515年瑞士被卷入了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两边都有瑞士籍雇佣兵且伤亡惨重。此战之后,瑞士就有了成为中立国的想法。而此时瑞士确实也有中立的条件,虽然被充满战乱的欧洲各国重重包围,但每个国家几乎都有瑞士籍雇佣兵,想要进攻瑞士难上加难。所以在周边各国打得火热的时候,瑞士悠哉地逃过了一劫。

在之后的200多年间,瑞士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中立国的地位,遇到周边国家发生战争时,瑞士全民皆兵戍守边界,坚守中立原则,这也使瑞士成为了大量外国难民的避风港。

在一战期间,尽管有60%的国民使用的是德语,但瑞士仍然能保持中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瑞士已经完全被轴心国及其占领的区域包围。而且此时的德国元首小胡子,还是一个极其没有契约精神的人。他可以在好队友日本和苏联血拼损失惨重的时候,公然和对手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可以在签约两年后撕毁条约开启“闪电战”,直击苏联腹地,让斯大林措手不及,3个月后才缓过来开始反击。

所以,坚持中立的瑞士还能得偿所愿嘛?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在二战爆发之前,小胡子宣称:“如果欧洲发生军事冲突,德国将尊重瑞士的中立性”。瑞士有64%的人口是日耳曼人,有着相近的习俗和语言文化,当时德国的很多高级军官都相信,瑞士会和当年的奥地利一样,选择和德国合并。

其次,为了不惹怒德国,瑞士没有像一战那样,收留大量的外国难民。而是收紧了边境政策,拒绝了大部分的难民,尤其是犹太人。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

然后就是瑞士在战争期间为德国提供的各种“便利”,二战爆发后,德国曾向德国提供1.5亿瑞士法郎的贷款,将几乎五分之四的德国黄金,转化为高度可兑换的瑞士法郎,靠着这些瑞士法郎,小胡子才能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购买战略原材料。瑞士手表世界闻名,零件的精密程度无出其右,而在二战时期,瑞士的表厂就已经在为德国提供精密零件了。

再者就是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经过一战的摧残,很多富贾巨商都期望能有一个安全存放资产的地方。此时保持中立的瑞士银行,成了这些权贵的青睐对象,一时间欧洲的大部分资金都被存入了瑞士银行。

因此,小胡子是不会贸然进攻瑞士的,否则就有可能和全世界为敌。基于这几点,瑞士最终躲过了二战的炮火。不过也能看出,瑞士在二战期间远不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战后瑞士法郎的升值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瑞士的“国家堡垒”计划。俗话说“恩用于收买其心, 威用于束缚其心”。为了防患于未然,瑞士政府开始扩大和完善防御工事。结合地形环境,瑞士在所有可能成为入侵关键点的地方,花心思做了设计。

比如道路、桥梁、隧道等等,甚至有些桥梁本身就是炸药制作而成,还有用火炮伪装成的岩石。重要道路周围的山上会有隐蔽的火炮,火炮口直指道路中央,一旦有敌军从这些地方经过,就能立刻感受到粉身碎骨的感觉。

在与意大利的边境地区,有一条圣哥达铁路隧道,全长16918米,曾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为了防止意大利军队从这条隧道入侵,瑞士提前在隧道四周放置了TNT。在某些重要山口上,他们也会在两侧装上炸药,关键时刻可以制造山体滑坡来阻塞道路。这些防御工事将瑞士团团包围,任何国家想要入侵都会变得困难。

即便真的有国家从北方入侵,瑞士人也早就想好的对策。前面有说到,瑞士是多山国家,境内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峰数量之多,雄冠欧洲。因此,瑞士人也特别擅长在山上钻孔,他们建造了巨大的堡垒,隧道和掩体,并在里面放置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到了现在,这些掩体和地堡大部分变了旅游景点,不再发挥初始作用。

二战后的瑞士一如既往地为中立做出努力。在2002年3月,才勉强加入联合国,且一直处于中间位置,但令人咋舌的是,就在2022年2月27日,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公开制裁俄罗斯,还强调是在恪守人道主义的前提下。

瑞士联邦主席卡西斯说:“我们的中立性毋庸置疑,必须为外交斡旋留下余地,但这不妨碍我们还击。”瑞士的行为,让不少国家认为其动摇了对中立国身份的坚持。不过从以往的案例可以看出,瑞士这次“小小的战队”并不奇怪。

除了二战期间为德国一路亮绿灯之外。在2005年,瑞士就曾被报道染指了南非的核武器项目。这无疑是违背了永久中立的原则。如今瑞士冻结了多个俄罗斯的银行制度,也打破了瑞士银行“安全和保密”的固有印象。

不过没多久,瑞士就为这次的战队付出了代价。在瑞士宣布制裁俄罗斯后,大量的储户为了安全考虑开始挤兑提现,大量用户蜂拥而至的存款转出,终于让瑞士坐不住了。2022年4月1日。瑞士再次宣布解除制裁。只可惜诚信是金融家立足之本,百年的信誉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来。

其实,曾经也有四个被国际认可的“永久中立国”。分别是老挝、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老挝在1955年-1975年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后因参与越南和巴特寮的战斗而失去了重力资格。至于剩下的三个国家,皆是二战期间德国为绕过马其诺防线的必经国家。他们没有瑞士有利的地形条件,也没能为德国提供实质性的便利,最后被迫放弃中立。

其实瑞士也曾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1995年瑞士外长科蒂就曾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道歉: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被战火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过这次瑞士的态度,能否让之前的老客户回心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