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董区长。”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却不难看出演员谭凯对电视剧《扫黑风暴》中董耀这个角色的喜爱。谭凯总结董耀是个双面人,身为政府官员,却在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
在热播剧《扫黑风暴》中,谭凯饰演区长董耀。艺人供图
生活中的谭凯是一个喜欢漂泊的人,因为从小学习绘画,还有那么点儿艺术家的傲骨和小清高。用他的话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去交际应酬或者攀附过谁,而董耀恰好是一个和他有着巨大反差的人。
塑造一个贪腐的区长,对谭凯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寻找到董耀身上的“官气”。故意吃胖一点儿,让脸上有一些赘肉,走路稍微有点儿驼背,和以往不同,这一次谭凯从外在形象开始摸索董耀的影子。
《扫黑风暴》
——董耀是个每天都在演戏的“逃犯”
谭凯最初接触到《扫黑风暴》这个项目时,董耀这个角色还没完全成型,当时为其设定的职业是检察官,后来改成了区长。邀请他来的编剧说,这是一个很精彩的角色,如今,谭凯回味整个拍摄经历,“嗯,确实很精彩,他们没有忽悠我。”
对任何一个演员而言,都希望遇到的每一个角色是不同的,具有复杂性、戏剧性,谭凯也不例外。而董耀恰恰符合了这一切,他表面上是绿藤市石门区的区长,暗地里是长藤资本董事长高明远(王志飞饰)的棋子。多年来,他靠着帮高明远做事爬上区长的位置,在帮对方拿下伊河新村项目过程中被发现想要从中牟利。随后,14年前他为高明远杀人的事情暴露在扫黑专案组面前,董耀倍感煎熬,逐渐崩溃。
剧中,董耀面对任何人时都在演戏。艺人供图
谭凯把董耀定义为一个“逃犯”,“从14年前董耀在雨夜杀人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逃犯’了,是一个命运和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人,一个很可悲的人。”在他的设定中,董耀每天都在演戏,面对上级他在演戏,面对何勇(刘奕君饰)的调查他在演戏,面对李成阳(孙红雷饰)的纠缠他在演戏,面对高明远,他还是在演戏。只有当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时,才是最放松的,那种疲惫和无望是董耀最真实的状态。
饰演董耀,对谭凯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要寻找到其身上的“官气”。通常来说,一个职业干久了,身上肯定会有属于这个职业的气质,谭凯从小学美术,生活中的他和董耀一点儿边都不沾,要让观众想象自己是一个区长,就要去找人物感觉。以前,谭凯都是从内而外去塑造角色,但这一次他要反着来,“首先要感谢我们的造型老师,让演员能先从外形上找到感觉。我个人要做的就是不再控制饮食,让自己稍微胖一点儿,脸上有一些赘肉,因为他精神压力一直很大,肯定是一个睡眠不好的人,走路的时候还要有点儿驼背。”
——和孙红雷再见面,我们都老了
剧中,董耀从一出场就麻烦不断。当他密谋的“黑吃黑”被当场揭穿时,紧张、闪躲的眼神,焦灼时颤抖着滑动手机屏幕的手指,每一个肢体细节,都展现出了当下的恐慌。“董区长那眼神太到位了”“隔着屏幕和董区长一起心虚”,谭凯的表演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动图来自谭凯微博。
从美术生到演员,谭凯把绘画最讲究的结构和关系,都运用到了表演上,“演戏,其实就是演一个人物关系,当你让自己处于那种关系中时,很多反应都是真实的。我拍戏从来不会提前设计什么,也不会为了表演而表演。”
就像这几年总说的“微表情”,也是谭凯最忌讳的,“有些‘微表情’都是演出来的。这些都是手段,最初观众可能觉得新鲜,但作为职业演员,我们看过更好的表演,真实,只有最真实的东西才最打动人。”
谭凯很感谢《扫黑风暴》的摄影师刘英剑老师。什么时候应该给全景、什么时候应该给特写,演员内心戏都是需要摄影机去捕捉的。拍了这么多年戏,谭凯深有体会,有时演员演出来了,但是摄影机没拍到,最后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为了查出14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剧中有一场李成阳到区长办公室试探董耀的桥段,“那是我和孙红雷对手戏里最长的一段对白,都在相互试探。而且演起来特舒服,都能接得住。摄影师也完全把我们的状态都记录了下来。”
《扫黑风暴》是谭凯与孙红雷第二次合作。图片来自该剧官微
早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毒战》中,谭凯(右一)就与孙红雷(中)有过合作。
而说到孙红雷,这个几年前曾在杜琪峰电影《毒战》中合作过的老搭档,谭凯感叹,“再见面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都老了,生活中的棱角和锋芒也都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对表演的专注和琢磨。”
【老朋友“初”体验】
叫刘奕君“岳父”
其实,《扫黑风暴》中的很多演员和谭凯都是有过多次合作的老朋友,比如饰演专案组组长何勇的刘奕君。在俩人上一次合作的《燕云台》中,刘奕君饰演谭凯的岳父。到了“扫黑”片场,谭凯还总是叫刘奕君“岳父”,惹得刘奕君“生气”,觉得把自己叫老了。
和宁理“埋尸”像两个笨贼
“演马帅的宁理,在《燕云台》里我们演哥俩,这次我俩是一块儿‘杀人埋尸’。埋的是麦自立,出演麦自立的演员,我们上次合作,他演我父亲。”拍杀人埋尸那场戏时,“因为是雨夜,我和宁理就像两个笨贼,手忙脚乱。拍第一条,我用力过猛,把道具汽车的门把手给拉断了。拍第二条,我又把手刹拉太死了,要跑的时候,放不下来。后来再拍,不敢把手刹拉太死,结果又溜车,车从土坡上直接滑了下去。现场工作人员直感慨:凯哥健身真的是没白练。”
王志飞也曾纠结于副驾驶的茶台
谭凯和王志飞也是多年的好友,两个人合作过很多次,所以拍起戏来特别默契。剧中,高明远发现董耀想要“黑吃黑”,便亲自开车把董耀拉到工地吓唬他。也正是在这场戏中,出现了震惊网友的“高明远座驾副驾驶座位上的茶台”。“剧中高明远的奔驰车是改造过的,这也是导演五百的一个创新,在副驾驶座位上,安装了一套高山流水的功夫茶茶台,而且还能冒烟。”拍摄那天,也是王志飞第一次见到自己剧中的座驾,“我能看出来王志飞很纠结于这个茶台,演员就是这样,你先要让自己在逻辑上接受这个东西,才能演出来和人物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我当时就提了个建议,把茶台融入台词里。”
高明远在车上威胁董耀。
剧中,董耀对高明远说:高总,我对您是绝对的忠诚啊。高明远回了他一句:没有绝对的忠诚,就像这个茶杯,因为有强大的磁性才能吸在这个案子上,但遇到一个大的沟坎也是不行的。“加到台词里后,既交代了茶台在这里的合理性,也表达出了高明远对董耀的态度,大家都舒服了。”
——人生事——
曾经年薪千万?那些都是谣言
谭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姥爷是木匠、妈妈是电车售票员,他在绘画上的天赋很早就展露了出来。“小学开始我就喜欢画画,我所有课本空白的地方都画满了小人。”
后来,他成了全国著名的美术高中青岛六中的一名学生,并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进入中戏后,谭凯接触到了表演。“那个年代,全院才二百多个学生,学生宿舍就那一栋,二楼是女生,三楼是男生,舞美系、导演系、表演系都在一个楼里。每天早晨,现在的著名导演、著名演员都在一个公共的水池旁洗漱。到了晚上,大家挨个儿敲门,问有没有方便面、榨菜,这样的同窗感情,也搭建了我日后的朋友圈。”
大学毕业后,因为可以解决北京户口,谭凯选择了《北京青年报》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负责房地产广告业务的设计。“现在网上都传我当时年薪千万,后来胡歌介绍我去拍戏,其实都是谣传。”
彼时,正是房地产市场和广告业迅猛发展的阶段,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谭凯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1997年,谭凯的月薪已经达到1.4万元,公司还给他配了一辆切诺基,一个两居室当宿舍,“感觉人生已经到头了。”他感慨道。
谭凯。艺人供图
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谭凯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生活始终是空虚的,他越发觉得这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五年后,他决定辞职。“那时候一个人在北京,收入高但是没存下钱,天天请朋友吃饭喝酒,辞职后其实也没什么积蓄。”
此后,他在北京卫视做了一段时间主持人,主持综艺节目,为了赚生活费,还做过婚庆主持人。原本性格内向的他,慢慢地被生活打开了。
演男一,差点儿给赵宝刚“气”出心脏病
2000年,很多演员都没有经纪公司,剧组筹备期为了节约成本,都把办公室设置在四环附近的宾馆里。演员都是自己带着资料跑剧组,很多人没有车,就得打车去,“那个时候出租车还挺贵的,我一个演员朋友跑组叫我陪他去,我不是有车吗。”
俩人开车去了北京健翔桥旁的糊涂宾馆,副导演也叫糊涂,那部剧叫《苦菜花》,谭凯的朋友去面试政委的角色,副导演扭头看见谭凯,觉得他形象不错,正好团长的角色还没选到合适的人,“团长的戏份一共十集,一集2000块,10集2万,拍两个月,我一算,月薪1万,这个活儿能接啊。”
第一次拍戏没经验,说话总抢台词,走路紧张得差点顺拐,遇到哭戏,谭凯把这辈子悲惨的事想了个遍都没哭出来,压力大得直头疼。好在他也不是主演,别人也顾不上他,算是这么混过去了。
“我这个人有点儿不服输,觉得既然这个事我干了,就想弄明白。”看到谭凯开始做演员,身边的朋友不是导演,就是编剧,都找他去串戏,“我又不是科班出身,起步低,人家叫我,我也没想那么多,配角、龙套都去,因为我觉得需要在表演中学习表演,不用交学费,还给你钱,何乐而不为?”
2004年,谭凯迎来了事业上的小转机,在同学的引荐下,他认识了导演赵宝刚。“赵导也是被我的形象欺骗了,让我演他新剧《录像带》的男一号,开拍之后估计他肠子都悔青了,差点儿给气出心脏病来。”那个时候谭凯已经拍过一些作品了,自认经验丰富,有一场生气的戏,他特意踢了一下脚旁边的垃圾桶,气得赵宝刚赶紧喊停,让他老老实实按剧本演,不用自我发挥。他记得,那些日子赵宝刚说的最多的就是七个字“真听、真看,真感觉”。
谭凯。艺人供图
谭凯也在不断地学习和磨炼中,越发喜欢上演员这个职业,“我的性格适合当演员,我喜欢漂泊,拍戏正好符合这一点。”有时演员朋友们聚会时,表演系的同学总会调侃谭凯抢他们饭碗,想想自己从美术生变成了演员,他也会感慨颇多。前不久,谭凯看见招自己进中戏的刘老师,发了一条介绍他演董耀的朋友圈,“我当时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感受到了被老师的认可。”学妹也给他发来一条中戏前院长徐翔老师的朋友圈,写着“谭凯是在表演领域取得成绩最高的中戏舞美系毕业生”,“想了想里面的逻辑,觉得院长说得没错,得到老师和院长的认可,也是我的骄傲。”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坤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