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沟林场地处天山中部北坡,北与乌鲁木齐县托里牧场、水西沟镇、板房沟乡相连;南与托克逊县和静县接壤,西与乌鲁木齐南山林场毗邻,东以车路沟的上部分水岭与达板城为界,东西长约57公里,南北宽34公里,景区森林茂密,坡沟相连。
你知道吗?板房沟镇名源于名称来历明清时期因伐木者在其山中搭建木板房。1950年,板房沟属迪化县第六区(河东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位于乌鲁木齐南山的板房沟林场归属乌鲁木齐县管辖,开始才有100多名工人,来自五湖四海,有汉族、回族、维吾尔等六个民族。
建场之初,居住条件十分差,简陋的办公室和集体宿舍,绝大部分家属住在自己挖盖的地窝子里。
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林场退休,现在已年逾八旬的老刘师傅说,1960年4月的一天,他和爱人从乌鲁木齐市乘一辆苏联造羊毛车,走了四个小时,才到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林场。
当时的林场场部是一片荒凉,连棵树都没有。场部没有条件,给了他几根木棍,他就在场部不远处搭了个地窝子安了家,开始了林场的工作和生活。
当时,他们每个人发一把斧头、一把伐树用的锯,开始采伐木头,从冬天的10月份开始到次年的3月。那时的乌鲁木齐南山板房沟的冬天,气温大都在零下38度,伐木工人在山上干活儿大多穿的是皮窝子,就是用一块牛皮做的,然后再穿一双毡筒。因经济条件太差,都穿不上防寒棉鞋。冬天工作在野外,不少伐木工人冻坏了耳朵、手指、脚趾。
在那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每天只能挣到一块多钱工资。
在国家困难时期,一切工业建筑建设全部下马,人员大量下放,林场也不例外,因为木材无人买,场内经济困难。1961年实行大量人员下放。962年仅剩下20余人留守林场。当时他和一位老乡要求下放,都被场领导拒绝,要求他们两人坚持留场。
1964年8月,乌鲁木齐县板房沟林场被自治区林业厅收回后,他们在场里的生活、工作条件才逐步得到改善,住上了房子。工人也按照国家规定有了正规的节日和星期天,林场给他们发放了工作服、棉手套、棉鞋、棉衣。
在林场,他干过伐木工、大锯工、苗圃技术工。
1965年12月,板房沟林场、小渠子林场、昌吉林场“三场”合并,成立了乌鲁木齐南山林场。
1966年10月,他每月工资已经拿到77.5元,他说在场食堂吃饭每月伙食费45元,剩余部分给家中的6口人生活用。另外,在老家的老人的生活也靠着每月的77.5元,生活条件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