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环抱,景色秀丽的红枫湖上,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分别矗立着花渔洞桥、花渔洞大桥和红枫湖大桥三座桥梁,人称红枫湖上“三兄弟”。它们不仅建造年代不同,桥型、风格和样式也各具特色,这三座桥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的《贵阳记忆》,我们将透过三张老照片,共同探寻贵阳贵安交通发展的古今连接。
这里是清镇高二田村的一处山顶,从坡顶向下望去,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三座不同年代的大桥矗立其中,摄影爱好者关鸿琦一大早便来到这里,用自己的镜头再次定格了“一湖三桥”的壮丽景色。而在他的记忆里,这样的记录已有32年,他与这三座桥的故事,还得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清镇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关鸿琦:当时拍下照片后感觉特别震撼,因为它是贵州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称为贵黄高等级公路的公路桥。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红枫湖来工作,这座桥的位置,包括红枫湖52平方公里,我连续拍了几十年,春夏秋冬都拍过。而且这个位置清早起来有一层薄薄的雾,像一幅山水画一样,非常美。我就想着要一直拿着我的相机,把贵州的变化、清镇的变化、桥的变化,还有红枫湖水的变化,一直就这样拍下去。
1986年,随着贵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贵黄公路开工建设,作为控制性工程的花渔洞大桥也在红枫湖上动工修建,双向两车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贵州几千年的建桥史上,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从那时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故事也开始在这片碧波上轮番上演。为打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20世纪90年代后的贵州奋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在崇山峻岭之间编织起“高速平原”。2002年,伴随着沪瑞国道主干线公路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第三座大桥——红枫湖大桥应运而生。发展的脚步也伴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摁下了“加速键”。
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 林科忠:这三座桥是连接大冲村到市区里面唯一的交通枢纽。原来我是在外省打工,也做企业,2014年回来之后就不走了,一是因为对家乡的情怀,二是我回到大冲村以后发现生态资源、交通设施等非常便利,所以我回来以后就投资了一个农庄,种植600多亩的果园。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张莉芝:除了您自身之外,是不是整个村子的产业也带动起来了。
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 林科忠:我现在带你看的这一家就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做的民宿,老房子改造的,非常漂亮。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张莉芝:同类型的民宿在村子里大概有多少户呢?
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 林科忠:有100多户,大冲村现在产业强、生态美、交通便利。这三座桥就是我们的生命桥,没有这三座桥,我们的产业发展不起来。
村因桥而兴,也因桥而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通车的花渔洞大桥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被定为四类危桥,不得不对其限载、限速。为保障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出行便利,经过两年多的改建施工,重建后的花渔洞大桥,以一抹亮色的红,成为红枫湖上的新地标。
贵阳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秦瑜:老花渔洞大桥是桁式组合拱桥,新的花渔洞大桥是中层式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桥的位置正好是在水源保护区,对环保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就考虑了原桥位重建。拆除拱桥的技术是首次采用,创新了很多工法,也发明了一些实用性的专利。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张莉芝:那拆除的那一刻,您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贵阳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秦瑜:当时心情就是非常激动,因为从来没有过这种先例。我们完成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兴奋,确实是很多工程师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旧桥孕新拱,新拱承古韵”,精巧的设计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仅让这座提篮式拱桥拥有11项国家专利技术,还斩获了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为贵州桥梁建造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湖清水三桥影,三张老照片串联起了桥梁“三兄弟”背后的时代交响,它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成为凸显贵阳贵安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生动缩影。如今,一条条高速公路蜿蜒交错,一座座桥梁跨越山河,一段段隧道连通峡谷深沟,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也将继续书写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来源|知知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