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寨(淄博记忆乡村桓台县穆寨村)

淄博记忆乡村——桓台县穆寨村

桓台县:穆寨村

穆寨村位于桓台县东北部、马踏湖核心区东南之畔、古会城遗址南侧,属起凤镇东片区的行政村之一,距桓台县城区约 12.5 公里。传统中,俗称南寨洼漏和北寨洼漏的两条乌河支流,滋养了村庄,浇灌着田园。村庄南北两侧为视野开阔的大面积农田耕作区,西濒乌河东分洪河,隔河与起南村、起北村相望,东邻为东巩村和西巩村,东距张东铁路线仅 1 公里。

穆寨村有 654 户人家、2050 人,由穆、徐、高、田、张、巩、崔、刘等姓氏构成,均为汉族,其中穆姓所占比例最大。全村耕地面积 1920 亩;人均土地 0.6 亩;全部分布在庄南、庄北,即寨洼的南北洼。

穆寨村建村立庄较为久远。村内地势中部高、四围低,状似扁平状馍馍顶。据传,起始为几户看护坡洼的田姓居民,造园屋子在此居住。据《穆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二年(1369)间,自枣强迁居博兴之南门庄。二世祖移居此地。兄弟二人一居东寨,一居西寨。后二寨合并为穆寨,庄名由此而立。

穆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有过大量文化古迹和历史传说。

延乡故城

《山东通志·古迹》载:“延乡故城在县(新城)东北,穆家寨东北。”汉置县 属千乘郡,汉元帝封李谭为延乡侯。据传,该村为汉朝中散大夫牟长故里。据此,汉代即为延乡县故城近地。

泰安老母行宫庙

泰山老母行宫庙原坐落于村西南部,占地约 360 平方米。相传初建于唐末,明朝曾进行过维修。民间传说中的泰安老母或泰安奶奶,神位全称应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传说,她具有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的权威。她神通广大,治病救人,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庙内塑像中有一抱有婴儿的侍女。这意味着泰安老母还能够庇佑妇女、儿童健康平安;能让无孕得孕,有孕顺产。因此,民间也把“泰安老母”视为送子娘娘。现今看来,尽管这些说法或许仅是民众的心仪与愿景,但也表达了一种高度的精神认同。

此泰安老母行宫庙为高台兀起的大殿 3 间。大殿墙体为框架结构,前出厦,木柱支撑,水磨石砖,飞檐画廊,小瓦盖顶,脊兽千姿。泰安老母塑像被供奉在大殿正中上位。只见峨冠高耸,霞帔绰约,颜颐慈慧,神情威仪。东西廊房各 3 间,塑像栩栩如生,壁画琳琅满目。大山门朝南,内有双重小门。左右门神矗立护法,显凶神恶煞模样。院中有古槐一株,两个成人合抱不及。门前有古槐 4 株。中间一株主干已枯,小儿捉迷藏时 2 人可藏身于内。庙内曾立有石碑 2 块,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庙宇时所立。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入庙进香奉祀、许愿还愿者络绎不绝,香火颇盛。延至末代,庙宇曾常年住有道士一个,人称田老道。殿内时常摆放有孩童模样的泥胎,俗称为替子。家中有体弱多病、“八”字软的孩子的户主家,为求其长命,便以此泥胎为替身,祈求泰安老母照料看护。后来,此庙宇处逐渐发展成五庄庙会。

可惜,1952年,庙内槐树被伐掉,做了学校桌椅。1958年,此庙大殿大门全被拆除, 另建学校。20 世纪 50 年代,此泰安老母行宫庙被全部拆毁。

“降马元帅御葬”墓

御葬墓位于泰安奶奶行宫庙以东约 200 米处、五庄庙会场地的南侧。

据传,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曾跑失一烈马,无人敢近;后被一力士王皋所擒。此人是长山人,于是国君便封他为“降马元帅”,后在此赐以墓地。据说,此墓护坟 地 60 亩。墓旁有石人 2 具,高近 3 米,宽 0.8 米;一具已毁于 1958 年大炼钢铁时,另一具现尚埋地下。华表柱一根,高3米;后被砸毁,现有一半埋在地下。赑屃一座,龟首尾长3.5米,昂头向南,龇一口整齐的牙齿,显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背上驮一石碑, 高约 2 米,上刻碑文。大炼钢铁时,石碑被毁。其他还有石猪、石羊、石狼等,20 世 纪 50 年代时尚存,现在已被深埋于地下。

传说,石碑上有“一顷放猪地,一顷放羊地”等有关于墓地边界的记载。然而,穆寨村人为争取地权,组织起来将王皋墓夷为平地,并把所有石雕艺术品及墓碑推倒、砸毁,以防王皋后人来此争夺土地。

王皋的后人果真在 1935 年来此地“爬过鞍”(据说,背着鞍马在地上爬,探到墓址就会显灵)。

民众还传言,其中有一头石猪深具灵性,顺着乌河潜水游走至乌河头庄;现坐踞 于乌东村委门前,只是头颅已断失。

古环河口

据史料记载,穆寨村东原建有围子墙;围子墙外有河,古称环河。为方便村民出入,围子墙及环河上建有大门一座,旁边建有护庄房 3 间(20 世纪 60 年代尚存),此即为古环河口(即现在穆寨大桥所在地)。穆寨村当时处在起凤乡的最东端,此大门即为起凤乡的东大门,包括起凤桥、夏庄的村民每晚轮流在此巡逻护庄。

清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捻军进犯时,曹、兖二州的难民借机组成的红矛队四处抢掠。一天,红矛队从青州一路北来,到达环河口。当时,环河桥被拆,环河挡路,无法前进。红矛兵用矛枪试水,企图涉水过河。当时,护庄的是穆寨村民穆光英、穆光灿,他俩用自制土炮向红矛兵开火。红矛兵惊恐不已,四散逃窜。后来便有了“穆光英、穆光灿,一炮打退矛兵一两万”的传说。

这些村庄古迹,足以说明穆寨村当年曾是马踏湖区人气最旺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还有散落于村落内的黑陶碎片,也记录着昔日的生意火爆。回视穆寨村当年的经济文 化格局,体验着数百年村落的文化底蕴,会使人情不自禁地喟叹其历史的久远、文化的丰厚。

五庄庙会

在马踏湖区范围内,穆寨村地势较高,坦平阔旷,曾一度是附近四庄八村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穆寨村曾建有一座泰安老母庙,据说是为泰安奶奶建立的行宫。庙内塑像包括泰安奶奶、夏庄田姑等(1950 年庙宇拆除时,田姑塑像被夏庄民众搬请移走)。庙内曾有石碑2块,为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庙宇时的记事碑。多年间,庙宇香火旺盛,但逢大小民俗节日和四时节气,祈福进香者络绎不绝、熙熙攘攘,规模、气势越来越大;后来又发展成五庄庙会。

所谓五庄庙会,即是夏庄、起凤、辛泉、穆寨、巩王庄5个村庄的富户人家联合出资兴办的,称得上是方圆几十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庙会,可谓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 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盛会。每年自三月三这日开始,连续一个月内,庙堂内灯烛通明,香烟缭绕,钟磬盈耳;庙台前举香膜拜的、烧纸锭物品祈告还愿的挤搡不堪,烟雾弥漫。

当时,村西南角的开阔场地为交易或娱乐场所。本地外域的商贩和各类手艺人分水陆两路,或肩挑驴驮,或推车乘船,从四面八方涌来。各种货物如粮油、糕点、水果、农副土产、布匹、裙衫、农具家什、炊具器物、牲口畜具等应有尽有,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武定府酱菜、东昌府熏鸡、摆卖的狗不理包子。

四围还有说大鼓书的、耍猴的及舞刀枪、玩棍棒、玩把戏的……最招惹人眼球的是连续上演一个月的对台戏。为吸引观众,当红名角儿纷纷登台,卖力演出,气氛火爆。逢头牌名角出演时,五庄的出资富户的轿车子在台前摆一长溜,如包厢。整个庙会上,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喧嚣混杂,直传出好几里地外。1938 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庙会从此停办。(魏玉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