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密阳这部充斥着怨恨和悲怆的影片)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电影,不仅是一场光与影的艺术盛宴,更是幻想照进现实的真实呈现。

电影展现的可以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人的一生。它在理性角度教你从不同层面看待问题,分析矛盾,化解人生中有过或还未有过的危机。

它在感性的角度教你从不同的视角感受不同的情绪,有时你会以泪洗面,有时又会破涕为笑,有时瞠目结舌,有时赞叹不已。

有这么一部充斥着怨恨和悲怆的影片:《密阳》,意为秘密的阳光。

《密阳》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叫申爱的女人在丈夫车祸去世后,从首尔带着儿子来到密阳小镇开钢琴学院,儿子不久后遭到杀害,极度痛苦的她选择投诚基督,继而慢慢选择宽恕罪犯,探监时却听见罪犯平静地告诉她“我已得到上帝宽恕”,她开始怀疑上帝的公平,于是走上了报复上帝、自我伤害的极端之路……

女主角在悲剧的命运中不断找寻救赎,一路充满了坎坷与悲欢。不过我们也总还是会看到,还是有那么些秘密的阳光淡化着这条路的灰暗。

(一)现实与骄傲

主人公申爱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

她为何来到密阳?她对别人说,因为这里是已故丈夫的故乡,是丈夫生前梦想重归的地方。然而在她的心底,在首尔,意味着她要直面丈夫生前在外面有别的女人的事实,还有丈夫离世后自己孑然一人的生活。

首尔的生活每一天都在拷打她的自尊,她宁愿选择来到密阳重新开始,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丈夫的变心,也没有人知道她其实已经多年疏于琴技,她可以骄傲地顶着来自首尔、毕业于首尔音乐学院的光环生活下去。

然而现实很快回击了她的骄傲和自尊。在理发店里,她听见几个街坊妇女闲言碎语议论着她,那时开始她意识到,原来在别人眼里,自己只是个神经兮兮的女人。

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她向街坊四邻四处宣称自己要买地——然而她压根没这么多钱。与此同时,她热情地参与密阳的女人们的饭局,与她们在KTV里狂欢,满心欢喜地认为自己在这个小镇的新生活已经走上了正轨。

就在那个大喜的狂欢之夜,大悲的事情发生了:独自在家的儿子俊儿被绑架。而且,儿子被绑架的原因让申爱无法接受——凶手盯上了申爱准备买地的钱。申爱当然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不久后,她见到了儿子的尸体。

事实上,申爱本质上还是一个天真的女人。一开始来到密阳不通人情世故,拒绝别人的帮助,拒绝给自己的学院挂假证,第一次见面便建议别人重新装修店面,在和别人展开公关活动时,却把六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家,被歹徒威胁后惊慌失措,这些都体现出了这个女人不成熟的自尊心。

这份不成熟的自尊心延续到了她投诚基督之后。犯人绳之以法了,她决定弘扬上帝的爱,去探监室当面表达自己的宽恕。也许在她的心里,这次探监之行应该是,犯人非常痛苦地在她面前请求原谅,然后她用耶稣的教义向他申明,我宽恕你了,以此彰显自己的博爱与伟大。

然而现实给她天真的想法重重一击。她的对面坐着一个面色淡定的男人,缓缓对她说“我也信奉了上帝”“我已得到了上帝的宽恕”。

上帝已经宽恕了眼前这个犯人?那这样自己的宽恕又有什么价值?为什么上帝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却让这个罪犯气定神闲地告诉我“他已得到了宽恕”?我都还没有原谅他,上帝凭什么原谅?上帝为何如此不公?

于是这份不成熟的自尊心,慢慢演化成了对现实的仇视,对世界的攻击,慢慢演化成了怨恨和堕落。

(二)怨恨

失去儿子的申爱彻底地孤单了。

她怨恨,怨恨那个杀害儿子的罪犯,她也怨恨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击打她这个弱女子的骄傲。

怨恨积压在心里总是要有个渠道排解的,要不她就选择报复,来换取内心的平衡,要不她就选择信仰,来化解内心的仇恨。

一开始她选择了第二种,用上帝的博爱来化解内心的仇恨。可是很显然,她并没有因此排解出内心的怨恨。当她看到罪犯的女儿被流氓欺负时,看到罪犯的女儿向她递来求救的眼神时,她狠狠心便走开了。于是最后探监室之行,她彻底崩溃了。

于是她走上了报复。这次报复的对象,是上帝。因为这一次,她怨恨的对象已然变成了上帝。

她歇斯底里,不遗余力。她在教堂重重地拍桌使信徒无法祷告;她到音像店偷CD,并跑到大型传教活动的音控棚里用这张CD替换赞美诗,破坏传教活动;她甚至引诱牧师到野外行淫;她还向深夜为她祷告的信徒们家里扔石头……

歇斯底里的报复,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向这个世界乞怜。

最后她用水果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割出条条血痕。可是在那一刻,她跑了出去,向大街上的人呼救。这时的她,已然成了一个乞怜者。

怨恨碰上了自尊,最后变成了乞怜,这条发展线,大概我们很多人都有所经历吧。

(三)上帝

很多人也许看了故事,会觉得这部片子是反宗教的电影。这部片子不仅直接涉及宗教,而且直接展现了传教的活动。而且宗教是主人公无法回避的人生历程。

然而,女主人公申爱真的领会了上帝的教义了吗?

诚然,怨恨的排解是可以用信仰来暖化的。但是,申爱皈依基督并不是因为她已经真诚地相信了基督的教义,她是将基督当成是放置自己的痛苦的避难所,更是把上帝当成了还自己一个公道的裁判。

所以,当她看到罪犯的女儿受欺负时,她没有伸出援手,心底也许还升起了因为罪犯得到报应而萌生的快意。这虽是人之常情,但绝不是上帝教义。

所以,她一定坚持要当面宽恕罪犯,尽管身边的信徒都劝阻她。因为这样的她才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才有胜利的喜悦。

然而上帝的教义不是廉价的福音,申爱并没有理解到那种博爱的精神,也没有理解到救赎的精髓,也没有真正接受那种上帝高于一切的信仰。她将上帝视为审判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她信仰基督只是把基督教当成掩盖她伤痛的创可贴罢了。

因此,痛苦无法解脱并不是宗教的错。一切的痛苦的事都是无法预料的“上帝的旨意”,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来自人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你愿意彻底相信上帝,将你的自我意识交给上帝,你才能得到教义上的心灵的救赎。

(四)秘密的阳光

这部影片充斥着压抑与悲恸。但如果就是这样的话,这部影片就成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影片的主旨不在于宗教,而是在于人性。而影片通篇看下似乎并没有着墨于人性批判。

影片名为《密阳》,秘密的阳光。在女主人公的救赎之路上,还是有那么些秘密的阳光在温暖着故事。

首先是那个爱慕着申爱的金宗灿。他从一开始便被申爱的独特气质所吸引,并一直在申爱的身边对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在申爱极度疯癫对他施以色诱时,他没有就机顺水推舟,而是极力打醒申爱。这是唯一一个来到密阳后一直默默陪伴在申爱左右的人,这个平凡的中年男人直到最后俨然成了申爱的守护神。

然后是那个罪犯的女儿。父亲进入监狱后的她,被流氓欺负,辍学,进了少年管教所,几经辗转成了美容院的学徒,她的命运的悲苦并不比申爱差多少,而且都来自于他的父亲,而是她却毫无怨言。

当后来在美容院再遇申爱时,她的眼神里还闪现出了一丝愧疚,尽管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从影片中看,她的性格软弱、善良,没有申爱那么强烈的自尊心,她活得压抑,却安心。

还有一个人,是申爱的钢琴学院旁边服装店的老板娘。申爱在刚来时曾建议她把店面重新粉刷成亮色,一开始老板娘对此嗤之以鼻。

然而后来服装店生意不景气时,老板娘按申爱的建议去做后,果然生意有所改善。这时的申爱听到这里,心中一定会感到强烈的安慰,原来自己曾经不经意的善意,也可以给别人那么秘密的阳光。

(五)救赎

其实上帝无法救赎任何人。人只能自己救自己。

就像那个凶手说“我已得到上帝宽恕”并不是真的是上帝宽恕了他,他只是自己宽恕了自己。

从影片看,申爱一直在寻找自我救赎。一开始她逃避,自以为自己可以撑起一片新的天地,后来她逃进上帝的光环下祈求解脱,再后来报复世界消极乞怜,其实她一直在找寻救赎的终点。而影片的最后,她面对罪犯的女儿,无法直面而落荒而逃,她仍未彻底地从伤痛中完成自我救赎。

可是我们也能看到,秘密的阳光已经开始在救赎之路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了。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背后对申爱闲言碎语的服装店老板娘对申爱曾经的建议十分赞许,而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金宗灿先生仍未离开。在金宗灿先生举起的镜子前,她修剪自己的长发,似乎是要剪掉沉痛的过去。

最后申爱会怎样,她会在密阳好好生活下去吗,会和金先生在一起吗,最后她能原谅仇人笑对世界吗?这个开放的结局没有唯一答案,但是最后那个镜头,一缕阳光照射着不起眼的一角,似乎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但愿每个人都能在生命的悲欢中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