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区(杭州市拱墅区探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路径)

来源:【浙江融媒体】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0 版)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10年来,依水而存、因河而兴的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生态治理、通航蓄水、遗产保护、民俗发掘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擦亮中国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

守护大运河文化传承

2017年,旨在加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出台。随后,拱宸桥畔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全新升级,生动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全新亮相的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向市民游客展示以紫檀为媒介的木雕文化魅力。

10年里,经过5轮改造提升,11处历史景观、工业遗产建筑得到保护修复、活化利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场馆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底蕴、培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间,让大运河文化焕发新光彩。此外,拱墅区全力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项目群建设,陆续建成了杭州运河大剧院、大运河时尚发布中心、上塘古运河景区等一批文化新地标。联合杭州市级部门,抓好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大运河杭钢公园建设。

作为浙江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和老工业基地,拱墅做好活化利用,让工业遗产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大运河边的杭州制氧机厂旧址之上,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成为新的时尚地标;曾经的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已经蝶变为创意产业园,孵化了诸多文创企业。

融入大运河百姓生活

大运河拱墅段的历史文化街区,相继完成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体验。在拱宸桥畔的桥西直街,至今保存着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街巷里弄格局,承载了老杭州的生活、饮食、礼仪、民俗等。近年来,以“老杭州的非遗生活”为主题,大运河拱墅段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加快桥西、小河、大兜路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与武林路商业街区、新天地演艺街区融合互动,在拱墅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运河文化青年主题社团,在新和平商务社区等楼宇内发放大运河文旅共享卡,助力市民群众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文旅、文创生活。

围绕四季主题和重要节日,深入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杭州拱墅运河体育馆公园举行;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举行,共话大运河未来发展;大运河文旅融合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内外学者畅谈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数字赋能人文经济。

打造大运河美好家园

大运河赋予拱墅的,不仅仅是文化底蕴,更是发展动力。近年来,拱墅区瞄准“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奋斗目标,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电竞数娱、新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全面兴起。先后入选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名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大运河拱墅段,正成为千里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数据来源: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

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来自【浙江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