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七千年河姆渡)

7000年前,当一轮红日从姚江平原升起,原始村落新一天的劳作开始了,男人们肩扛骨耜走向村外的稻田,荡桨河湖,张弓引箭;女人们手持骨制工具,穿针引线,饭稻羹鱼……1973年,河姆渡文化在浙江余姚被发现,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随之展现在世人面前。

五十余年来,余姚持续加大对河姆渡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外延不断得到扩展,围绕河姆渡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

11月11日至12日,在余姚市委宣传部与澎湃新闻共同组织的“读懂阳明故里”主流新媒体行中,潇湘晨报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井头山遗址等,感受渊源深厚的河姆渡文化在余姚的持续新生。

考古发掘进入“大河姆渡”时期

世界人工种植水稻起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卓越的原始纺织技术、中国原始舟楫的发源地——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过程,给出了很多惊喜。

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1973年冬和1977年冬,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600多平方米,出土6700余件文物,以及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编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余姚,河姆渡并不“孤独”。

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到了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井头山遗址又被发现。

“从时间线上看,井头山遗址可以说是河姆渡遗址的‘爷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介绍,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年至7800年,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800年,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为探寻河姆渡文化的源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2020年,井头山已经完成了第一期发掘,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第二期发掘正在进行。

在井头山发掘现场,看到出土数量巨大的海生贝壳、石器、木器、动物骨骼等啧啧称奇。石斧、木桨、木锹,这些8000多年前的木器保存完好,仿佛随时能够继续使用。

“这是因为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深埋于饱水的海相沉积泥土下,没接触空气,也没有被酸性土壤腐蚀。”孙国平表示,大量的海生贝壳则说明当时人类已经以此为食,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开发海洋的最初足迹。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标志着河姆渡文化版图的持续扩大,以及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工作已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大河姆渡”时代。

从一座馆到一个遗址公园

“包括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内的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启动区将于明年底竣工。”工作人员解释,2022年,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河姆渡文化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迈入了新阶段。

据介绍,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四明山与翠屏山之间的姚江谷地,以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3个同属河姆渡文化的文保单位为核心,同时补充纳入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以期打造具有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特定功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建成后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分为四大片区:河姆渡遗址区域,集中再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稻作农耕社会;田螺山聚落考古与稻作农业考古展示区,主要呈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东南沿海依山傍水型聚落,以及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特色;鲻山遗址区域,展示原真性自然环境与聚落布局;井头山遗址区域,阐释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文化发端、沧海桑田的缩影、沿海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

“全面建成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仅能在学术方面对河姆渡文化做更多探索,更能为浙江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宁波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孙国平表示。

“产城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之于余姚,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契机。七千年的河姆渡,正为这座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潇湘晨报记者李鑫智

(来源:潇湘晨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