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昌,昔日“汇通天下”的全国第一家票号,今天仍是研究晋商文化的一座宝库,其存世的账册、书信等文字材料,建筑、汇票、匾额等实物资料,乃至传说、故事等口头文献,无不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傅山,明清易代之际山西著名思想家、学者。清顺治、康熙年间,傅山在平遥的活动十分活跃,经常出入于十里铺的栖真庵与长则村的聚仙楼,交游广阔,常与当时的平遥名士温秋香、梁潢、梁禹甸、刘泽民等人聚会、畅谈、郊游,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处于极其隐秘的状态,但从傅山遗留在平遥的诗文、碑记中可以略窥端倪。如惠济桥庙关帝殿联“神趣灵长,文德武功,春秋一传;谥尊壮缪,佛兰道靖,日月同明”、后院佛殿联“佛母神道,十字总持方便;普门化现,俱支随处津梁”。还有如东凤落村戏台匾额“潮到了”,以及常见的门匾“安乐居”等。而其中较为特殊的是日升昌三进院东角门的“數飛”额题,长100厘米,宽50厘米。
对于“數飛”额题,不能局限于书法角度辨识,还必须结合傅山在平遥的活动,以及地域文化等多重角度予以解读。
此二字迄无确切释读,笔者结合傅山的行草特征,释作“數飛”,二字为词也,盖出于《说文》,“習,數飛也。从羽从白。凡習之属皆从習。似入切”。又“數,计也,从攴,娄声,以矩切”。“飛,鸟翥也,象形,凡飛之属皆从飛。甫微切。”甲骨卜辞有“習一卜”“習二卜”等文,徐灏《注箋》曰“戴氏侗曰:習,鸟肄飛也。《记》曰:鹰乃学习,引之则凡数数扇闔者谓之習。《诗》云:習習谷风。又引之为学习,讲习。别作謵。灏按:習有频数义,故又引申为重为积。《易》:習坎。陆绩曰:習重也,虞翻曰:积也”[1]。这些“習”字,都有“重复”之意。可见,“數飛”二字乃“習”字之本意。
而就日升昌而言,笔者以为“數飛”一词的内涵或有两种释读:一是指类似“飞钱”的汇票流动往复,亦即“汇通天下”之意;二是泛指木构建筑“鸟革翚飞”的巍峨壮丽。试分述如下:
“數飛”额题,在平遥凡三见
除日升昌的一处保存完好外,另两处均已不存,一在城内米家巷蔚长厚票号旧址东甬道角门,一在花园街东口路北第二座院落(民国美丽公司所在,疑为承光庆票号旧址)二门。这三处“數飛”的共性在于,均在票号院内,但又都不在正门。
石骏在《汇通天下的晋商》[2]一书中,综合近人东海《说山西票号》与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等诸家之说,概括出山西票号肇自“李自成遗金”的观点,说李自成兵败西撤路经山西,将所携带大量金银珍宝埋弃于中路一带,晋人得之,开设替反清复明义士筹款的秘密组织,以经营存放、汇兑业务作掩护,并由傅山、顾炎武创制周密森严的号规。而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山西票号兴起于嘉道间,乃平遥人雷履泰所创,已为大量史料所证实。
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有相通之处。对于一个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从事汇兑业务是其核心所在。我们可以推测:清初,伴随着反清复明的各种起义,反清斗士在平遥创立了汇兑机构,处于秘密状态,不为社会所知。到清朝统治巩固后,这些机构失去了政治意义,转而成为真正的商业机构,其后发展成为票号。
笔者大胆设想,这一秘密汇兑机构即创建于顺治初年的栖真庵。栖真庵“起于丁亥(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终于乙巳(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日月一十九稔”[3]。对于栖真庵的研究,由于其创建时代特殊,来往者特殊,济世方式特殊,特别名字的特殊,学界已对其在反清复明活动中的作用有所关注,惜哉存世资料有限,始终难有定论。
但我们从各种隐晦的记录中还是可以窥得一二。比如,关于栖真庵的创建,朱之俊的《创建栖真庵碑记》留下了许多值得深究之处。
其一,栖真庵的创建。乃明末“楚均州房竹间据为巢穴,连年累岁骚扰靡宁,海内朝山者裹足艮趾,概不敢进。而武当黄冠大半散逸,糊口于四方矣。蜡烛涧何子一贯缘在汾阳,来建玄帝宫殿于石盘山。遇仙坪张子守性缘在平遥,来建玄帝宫殿于十里铺。”[3]如此才有了平遥栖真庵与汾阳玄帝宫两处盛极一时的道教宫观。
其二,栖真庵建筑的特殊性。“余往岁皋狼之役,取道平邑,假憩道院,则见环以土堡,冠以雉堞,独蹲旷野,客至如归,不觉生欢喜心,细询庙祝。最先立玉虚大殿以奉金容,次建玉皇阁、东华堂、前门中殿、灵官黑虎二殿,以及十坊斋堂,复券窑洞数十,余为静室。”[3]铜墙铁壁,如此规模,像城堡般坚固,像驿站般独蹲旷野,尤其窑洞数十,确有一般宫观所没有的职能。
其三,朱之俊对栖真庵的释读,一如傅山之作《丹枫阁记》,实是欲盖弥彰。“余闻道家有全真、正一二门,亦犹释氏之顿、渐,分南北宗也。然全真之教,昉于东华教主少阳君,兴于王重阳,盛于丘长春。尝绎夫真之旨而推广之。三光恒明,四序不忒,天之真也。春生夏长,岳峙川流,地之真也。他日,青林紫字,不假煤楮,一气结成,号曰真经。黄芽白雪,犬食化龙,鸡吞变凤,号曰真丹。鞭风策电,入水不濡,投火不焦,号曰真人。真之时义大矣哉。”[3]而且,叙及筑庵,还特别提及“平邑大工则有朱守丹、李子诚莲,暨徒苏子宣福、扬子太宾在协力共图,不日告竣。”[3]
朱守丹、丹凤阁,乃至朱衣道人、霜红龛,朱、丹、红,潜词不言自明。更何况穿梭于丹凤阁、栖真庵者,乃傅山、顾炎武、戴廷栻、朱之俊等反清复明的中坚,庵中有傅青主《不为大常住勖哉之碑》[4],朱之俊《创建栖真庵碑记》,乃至“陆状元(陆肯堂)亲笔一,王山史(王弘撰)征君亲笔一,许时庵(许汝霖)先生诗一”[5]即为明证,以及平遥当地与傅山过从甚密的温秋香、梁禹甸、梁潢。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旁证,清康熙《朔平府志》记,在平鲁城北固山有元帝庙[6],清康熙年间刘三元《创建普济桥庙碑记》[7]:“我陶梁亲家,商游北塞,谓云、朔地镇端北,位属元冥,为建元帝庙一座,以凝风气。又设茶房于侧,四时施茶济行道,且便焚醮,为守庙计虑深远也”,“公讳世全,号小泉,山西汾州府平遥县侯坰里二甲人”。而威远卫又是与傅山、李颙为道义之交的郭传芳九芝家乡。清康熙五年(1666)顾炎武“出雁门,适应州,重过大同,与李因笃等二十余人聚资肯荒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8]。
对比平遥之栖真庵,汾阳之玄帝宫,可以发现,这些建筑几乎是同一时期落成,同为玄帝宫观,相似的行侠济世,平遥栖真庵与汾阳玄帝宫出入驻足者已明,平鲁元帝庙创建者又恰恰是平遥人梁世全,作《创建普济桥庙碑记》的刘三元,笔者以为,即是《清实录》[9]与清康熙《平遥县志》[10]等典籍所载,聚集义师于清顺治六年(1649)呼应姜瓖反清起义,执杀满清首任平遥知县,起义失败后弃家为道,放浪山水间,最后落脚栾城的明朝举人、栾城令、兵部车驾司主事兼户部事、宁远宪使的平遥人刘三元。
之所以如此断言,不仅因梁世全、刘三元都是平遥人,且文中记述梁世全籍贯所用为明里甲而非清里甲,这也是明代遗民的通用做法。同时说明,刘三元在避居栾城后,依然参与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反清活动。如此,清初山西反清复明的群体,便可从平遥栖真庵、汾阳玄帝宫、平鲁元帝庙乃至祁县丹枫阁、平遥聚仙楼等的关联中得到复原。尽管此类活动尽属绝密,不为外人知晓,也不可能留下明确文字,但就这些隐晦的文字已经足以证明这些活动。
上述建筑,都属当时山西反清复明的据点。这一点,从这些宫观的昙花一现也可见一斑。又,上述三大宫观,乃至丹枫阁,都“施茶汤以济行旅,设药局以医疾苦”[3],从事着行侠济世的活动,其大笔的开销从何而来?得自于李自成遗金,或者有一批机构直接从事高利润的借贷业务,而以汇兑的形式实现异地间的资金往来,设或可以假定为一种方式,只不过这些机构处于秘密状态不为社会所知而已。直到清康熙的怀柔政策奏效,傅山、顾炎武等前辈过世后的清中叶,汇兑业务才逐渐成为面向商界与大众的票号。《新唐书•食货志四》中有“ 宪宗以钱少,復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飞钱”亦称为“便换”,是在唐宪宗时期产生的一种汇兑制度。其时经济日益发展,铜钱数量不足,加之携带不便,此种汇兑方式应运而生。商人在京城把钱交予诸军、诸使、富家或诸道进奏院,携券到其他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以此推理,“數飛”匾额可能是承载当年秘密汇兑业务的代名词。傅山善写异体字,但此处數飛二字则是借《说文》習字的字解,也借助产生于唐代“飞钱”的内涵,汇票往来似众鸟在空中穿梭。也就是说,“數飛”匾额应该是傅山为栖真庵或其他从事秘密汇兑业务的机构所题。
为从事营造的木厂或木作业所书
《诗经•小雅•斯干》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以歌颂周宣王宫室的宏伟壮观、檐如鸟飞之势。由此后人美宫室之联语有“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11]从现有史料分析,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时,其营业场所的前身乃一木器厂,字号无记载,但据今日升昌西侧“二合木厂巷”之名推断,“二合木”者,大、小木作之合称也。《营造法式》[12]三十四卷,其中,大木作制度两卷,大木作功限三卷,小木作制度六卷,小木作功限四卷,通共占去十五卷篇幅。说明木作制度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主体地位。材、栱、料、爵头、平座等大木作,版门、乌头门、软门、垂鱼、雀替等小木作都可以胜任的木厂,才称得上“二合木厂”。
走遍平遥城镇乡村,北汉、宋(金)、元、明、清各代各式楼阁殿宇保存至今者甚多,各种民居更是丰富多彩,所有这些建筑都应有发达的营造厂与匠人支撑。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木行祖祠碑》[13]记载,木行有“木厂行”与“木匠行”之别,当时大的木厂行即有元盛、富东、德盛、乾雍、东义、合盛等六个,日升昌票号前身的木器厂或许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个集大、小木作于一体的二合木器厂。如此木器厂,“數飛”二字当之无愧。
但这木厂或木作业具体是哪一家?还需从栖真庵的创建寻找答案。《创建栖真庵碑记》中说,“平邑大工则有朱守丹、李子诚莲,暨徒苏子宣福、扬子太宾在协力共图,不日告竣”[3]。可以发现,在栖真庵的创建过程中,道教人物主要有四,结合相关史料可知,张子守信半而殒生,何子登槖不久即被逐南遁。营造人物也主要有四,平邑大工朱守丹,李子诚莲,徒苏子宣福、扬子太宾。从朱之俊《创建栖真庵碑记》与傅山《不为大常住勖哉之碑》看,最终守丹、诚莲乃至宣福、太宾也弃营造而入道。在十九年的栖真庵创建过程中,朱守丹、李诚莲、苏宣福、扬太宾等营造匠人贯穿始终。而此四人极有可能是日升昌票号前身的木厂中人。由此推断,“數飛”或为此木厂书,以美其营造术。
郝岳才(郝岳财),山西省作协会员,独立文化学者,太原诗词学会副会长,《傅山论坛》杂志主编。致力于文化历史,特别是晋文化与周易文化研究30余年,独立研究课题《平遥古城与尧文化》获山西省2006年社会科学“百部篇工程”二等奖。出版有国学专著《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山西科技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2009年1月再版,台湾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初版一刷),地域文化专著《寻找母亲的平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2012年6月重印),历史文化专著《赵意空年谱》(曾以《赵意空年谱简编》分六次连续刊载于《文史月刊》杂志),傅山研究专著《龛外霜叶红--抄本考略及其他》(三晋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参考文献
[1]王延林:《汉字部首字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2]石骏:《汇通天下的晋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清)朱之俊:《创建栖真庵碑记》,(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利卷之七•艺文》。
[4](清)傅山:《不为大常住勖哉之碑》,(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利卷之七•艺文》。
[5](清)刘涵:《与王诫亭先生书》,(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利卷之七•艺文》。
[6]李裕民点校:(清康熙)《朔平府志卷之三•方舆志•山川》,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7]李裕民点校:(清康熙)《朔平府志卷之十二•艺文志•碑记》,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8]侯文正:《傅山年谱•傅山传》,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9]任根珠:《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0](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利卷之六•人物》。
[11](明)程登吉:《幼学故事琼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邹其昌点校:《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营造法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晋中市史志研究院:《平遥古城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选自《史志学刊》2016年第2期)
“映象平遥”编辑部志愿者团队:
编辑 | 程培晶 郭素丽 牛晓晔 阎雪琦 崔巧巧 张迩加 温谨华 安佳婷 王宣蕲 王玢茜 王凯旋 王绣景 郭美伶 李金涵
朗读 | 曹瑞嵘
修图 | 张娟娟
校对 | 张景光
审核 | 雷永莉
监制 | 耿开文
来源 | 指尖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