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庐山(庐山地名与历史名人)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庐山,巍峨秀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它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山体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东西宽约16公里,南北长约29公里,周围绵亘约250公里、奇峰约有90余座、高度都在一千公尺以上。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为1474公尺。

庐山古称匡庐、又名匡山、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以及敷浅原等。相传,远在周朝,有匡氏兄弟,来山结庐修行,周天子派人前来求仙,匡氏不见,回避山中,“唯庐独存”;另据《九微志》记载:周武王时,方辅先生同李老聃跨白驴入山,炼丹得道,“仙去庐存”。后人为美化这些传说,作为庐山名称的由来。

庐山之称,始见于《史记·河渠书》,有“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记载。就此算起,它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庐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峰峦奇特,云雾诡谲,泉瀑多姿,古木参天,雨量充沛,气候凉爽。加之有长江、鄱阳湖水运之便,在古代交通工具以舟船为主时,它比其他名山条件更为优越,因而在历史上有许多文臣武将、骚人墨客来山游览、讲学、任职或隐居,留下了不少人文景观和脍灸人口的诗篇,给庐山山水增添了异彩。如今的庐山尚存有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地名多处。现在选择数条分述如下:

渊明路 从庐山含鄱口起向东南下行至观音桥,长8公里。含鄱口至棲贤寺路段,宽2米,为登山石阶路,棲贤寺至观音桥,系砾石路面,宽5米,可通汽车。此路因通达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故里——京玉山而得名。

陶渊明,字元亮,隐居后改名潜,浔阳柴桑(今庐山山麓)人。他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先后任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被委任为彭泽县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一天,郡督邮至县,县吏告知陶渊明,要他“束腰”相迎,陶渊明听后十分恼火,叹白:“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儿!”当即解除印绶,回到庐山南麓故里上京。他的《还旧居》诗中有“畴昔家上京”,有人考证上京即今星子县城西五里玉京山。陶渊明后来曾几次迁居,但均在庐山周围,并经常出入京山。写下了许多描绘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田园诗。“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商山”等名句,广为传诵。

东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病故,葬于庐山北麓面阳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田园诗人,路以其名而得名。如今墓葬尚存,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还修复了陶靖节祠,创建陶渊明纪念馆,供人瞻仰。

慧远路 由庐山西谷起,经土坝岭向西北下行至东林寺,全长9公里,宽约2米,登山石阶路,坡度较大。因路通东晋名僧慧远创建的东林寺而得名。

慧远,俗姓贾,雁门烦楼(今山西代县)人,生于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自幼熟读儒家经典,精通老子、庄子著作。太元初年来到庐山宣扬佛法,他见这里峦峰峻秀,气候宜人,"可以息心”。在江州(今九江)刺史桓伊的资助下,于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建起寺院。因地处西林寺之东,故名东林寺。

慧远在东林寺主持三十多年,著书十卷五十余册,创立净土宗(又名莲宗)派系。成为东方佛教“净土宗”始祖。由于慧远的佛教理论造诣精深,名扬中外。不少外国名僧,如尼泊尔佛驮跋陀罗和印度佛驮耶舍等,先后来到东林寺取经,故西域佛教界有“东向督首,献心庐岳”之说。现日本东林教亦源于此。东林寺为中尼,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慧远园寂,葬于寺后。

时至唐代,东林寺的发展为鼎盛时期,庙宇三百余间,占地一百余亩,仅铁佛像就有五百尊,僧侣一千余人,藏经一万余卷,列为全国之首。后几经衰败,迭代修复。一九五七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路 由庐山河西路终点起,向西经医生洼、云中宾馆,至花径公园,全长1.5公里宽5米,因花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泳桃花的地方,于1933年将这段路定名为香山路。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寓居洛阳香山,又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言朝政事,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司马是个闲职,无所事事。诗人寄情山水,足迹遍及庐山胜景。元和十二年农历四月,白居易游览大林寺,这时山下的桃花已经凋谢,而山上却春意正浓,诗人来到花径,看到这里的桃花盛开,嫣红多姿,如是诗兴大作,写下了《游大林寺》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个对庐山的赞赏,当他长恨春归无觅处,却在这里找到春光,心里极为高兴。

经过一段时间游览之后,诗人认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在庐山香炉峰盖起了草堂准备“终老于斯”。后因升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而离开了庐山。

一九三〇年出土了“花径”二字石刻一方,传为白居易所书,现建花径亭以护之,并将此处闢为花径公园。

濂溪路 自庐山小天池起,向北下山经好汉坡,至莲花洞,全长9公里,宽2米,石阶路,坡度较大。原名莲花路,因此路通往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周敦颐所办濂溪书堂,于1947年改称今名。

周敦颐,宇茂叔,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曾任主簿、参军、县令等职。他在南方任职期间,先后几次游览了庐山。宋嘉佑六年(1061年)他调任虔州(今赣州)时,又途经江州,见庐山山北莲花峰秀丽,旁有圭壁、绵繡二峰。三峰之下又有莲花洞,泉水“洁清绀寒”潺潺流出,流经山栗树岭,再蜿蜒向北而入长江。这泓溪江水逗人喜爱,他取下头巾,脱下鞋袜,跳入水中嬉戏,并取湖南故里溪名,亦曰濂溪。经过这一次游览,他立下卜居莲花峰下之志愿,遂鸠工建一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以备晚年来此讲学。人称他为濂溪先生。

宋熙宁四年(1071年),周敦颐请调,朝廷委以知南康(治所今星子县)军。次年告退来到莲花峰下定居和讲学。宋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病故,葬于莲花峰下之粟树岭,其夫人死后亦葬于此。

周敦颐死后,濂溪书堂仍几经修复,一直延续到清未,是我国历史上一所重要学府。如今仍有不少游览者来此遗址,面对莲花峰,诵读“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名句。

紫阳路 自庐山小天池起,向东北下行至高垄,全长12.5公里,宽约5米,可通白鹿洞书院。因朱熹曾为重办书院作出了重大贡献,故以其名为路名。

朱熹,字元晦,居崇安时,牓厅事曰紫阳书堂,故称紫阳。江西婺源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宋淳熙六年(1179年),他调任知南康(治所今星子)军时,见白鹿洞书院“屋宇不存”,“荒凉废茅坏",遂上奏朝廷,要求重办白鹿洞书院,经准后只用三年时间,使书院得以修复,并进入鼎盛时期,“为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一白鹿自娱,鹿常随人行,人称其为白鹿先生。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渤任江州刺史时,于旧址创建台榭,广值花木,白鹿洞名声远扬。至唐升元中始建学置田,为“庐山国学”,宋初扩建为白鹿洞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齐称为“四大书院”,名盛一时,后毁于战火,为朱熹重办。

朱熹为重办白鹿洞书院,辞去了官职,当上洞主,并亲自执教,还邀请不同学派名流来洞讲学,使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他为书院制定教规,主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的办学理论,影响及明清,多为后人所借鉴。

如今白鹿洞书院修缮一新,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着紫阳路去白鹿洞书院瞻仰者,不乏其人。

阳明路 由仙人洞西侧起,经大天池、园佛殿下山至赛阳止,全长8公里,宽约2米,系登山石阶路。因此路途经的大天池照江崖上有王阳明诗刻,故以其名为路名。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因曾隐居绍兴阳明洞,人称其为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宗室宁王朱寰濠在南昌起兵叛乱,这时王阳明正在赣南镇压农民起义,他闻讯后,立刻率兵征讨,与朱军相遇于鄱阳湖,朱军大败,寰濠被擒。王阳明得胜后,急派人向朝廷告捷,遂驻军庐山山麓,听候旨意。因而借此机会,游览了附近名胜古迹。今秀峰、东林寺等地,存留有其墨迹。《游大天池》诗刻:“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转茅屋”仍立在照江崖上。

作者:卢亭风

来源:《江西地名通讯》1986年第22期

第46—51页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工作小组

编辑:汪鸿琴

校对:宋柄燃

审订:杜佳玲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