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33老场坊(文明虹口上海1933老场坊从屠宰场到时尚地标)

行走在历史的点滴中,

看今朝华丽转身。

文明虹口,美好家园。

今天,我们来说说:

从屠宰场到时尚地标的

1933老场坊。

很多人在影视剧、综艺节目里看到过它;

很多人将它视为网红打卡地;

当我们亲身走进沙泾路10号的1933老场坊,仍会对迷宫一般的构造、复杂交错的楼梯,感到震撼。

上海地名学会副理事长薛理勇说,这里,曾经是远东最大的宰牲场之一:

薛理勇:“我们现在在老场坊里面看到的,扶梯不像扶梯,真的像迷宫,实际上这个是“牛栏”,就是关牛的地方。因为工部局有卫生要求,主要是检验有没有牛瘟、牛病。所以牛进来,直接进入像扶梯一样的牛栏以后,基本上24个小时它走到顶上。这个台阶也是为了牛爬坡使用的。”

当年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是全国最先进的。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

不过,随着上海城市治理的推进,屠宰场不再适合留在市区。2006年,它华丽转身,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

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它的建筑风格,封它为“清水混凝土界的上古颜神”。

伞形柱、廊桥、花格窗、法式旋梯……薛理勇说,这些建筑特色都是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设计:“我们从沙泾路那里看过去,外面有围墙,圆的方的格子,主要从卫生上考虑不能做实心的。他当然也做一些设计了,从外观上也能够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

建筑大气而不张扬,却总能在那些不经意的精美细节中,感觉到匠心独运。

如今,空中舞台、微剧场的活动、剧目在这里轮番上演;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众多创意在此碰撞;婚礼定制、海外旅游定制等新兴业态在此成熟。作为上海第一批改造发展的文创园区,1933老场坊如同一粒投入湖面的石子,正扩散着上海文创的影响力。

本期节目:

7月12日—17日

FM93.4/AM990 上海新闻广播

10:57、12:57、16:57、20:57播出

—END—

编辑:向晓薇

责任编辑:杨叶超

出品:东方广播中心路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