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12月2日,西江千户苗寨几位老人一边绣苗绣,一边唱起迎宾歌。 澎湃新闻记者 孙骏 陈鑫露(00:28)
“用美丽回答一切”,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如此描述他看到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苗岭腹地,千余座吊脚楼依山而建,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夜幕降临,当苗寨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灯火阑珊中,恍若步入了现实版的动画。这里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
婉转悠扬的苗族飞歌,层层叠叠的梯田,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承载岁月的风雨桥,都在讲诉苗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悠远历史和对美丽生活的追求;而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里,或拍苗族服装写真,或打卡层层叠叠、灯火璀璨的夜景、享受拦门酒和高山流水的畅意,追寻着独属于这座苗寨的美丽。
12月2日晚,西江千户苗寨三号风雨桥上,多位游客在拍摄苗族服装写真。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12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冬游贵州 别样澎湃”2024 全国主流媒体贵州文旅行的媒体团走进西江千户苗寨,看到夏日的喧嚣和火热褪去了些许,却美丽依旧,青山绿水之外,又多了冬日的慵懒和舒适,旅拍游客的脚步也仿佛放慢了几分,可以慢条斯理地摆出更多美妙姿态。
苗族飞歌的天籁之音,夹杂着打银器的咚咚声从巷子里响起,西江人说,这里的冬日美,这里的夜景美,这里的吊脚楼美,这里辛勤劳作的人更美。
有岁月静好,也有激情澎湃
千户苗寨,千般姿态。
盛夏的西江千户苗寨,体感比全国大多数地方要舒爽;而进入冬季,这里又少了几分严寒。苗寨的石板路上,虽没有“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的拥挤,依然处处可见高举手机拍照的游客,或妆容精致拍摄写真的“苗疆少女”,比起夏日多了几分恬静与深邃,旅游感受反而更为轻松和悠闲,似乎脚步也悠闲了许多——逛累了就在饮品店歇歇脚;看到款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和苗药等特产,可以反复比较,仔细挑选;偶有“E人”属性暴发的游客,还会跟店家扯上几句家常,彼此就成了新朋友。
“尝尝,很好吃的。”沿着寨子里的主路行走,不少店铺店员都站在门口为游客提供试吃。说是试吃,其实更像是“投喂”,切成长条的葛根酥两三条地给,新出的奶茶一杯接一杯地递,却是普遍半句劝买的话也没说。仿佛不为卖货,就是找个由头出来,在太阳下和游客打个招呼。
12月2日,一位游客走过西江千户苗寨的一条小路,这里的冬季多了一份慵懒和舒适。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买到了网红冰箱贴。”在一家网红冰箱贴店,游客黎女士买到心心念念的立体冰箱贴,记者看到她时,手里已经大包小包。
她告诉澎湃新闻,本来计划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过来玩,但没买到高铁票,就推迟到现在。没来之前,她跟着网上的“攻略帖”收藏了几家店铺,也看了许多苗寨的视频,“原本担心冬日可能没货,没想到大部分都买到了。”
“冬季游西江的体验感确实很不错。”黎女士说,最近天气好,不冷也不热,住宿价格也比五一期间便宜了不少,“算是阴差阳错来对时间了”。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巷子里的石板路看起来油亮亮的;街边的小店里,店家正在细致地做着手工文创,游客身着的旅拍服饰也由抹胸纱裙变成了长袖布衣;广场上的告示牌上还贴着关于苗年的通知……
冬日的千户苗寨,慢慢的、静静的,岁月静好的感觉大抵如此。
游客可以在“飞览天下”里体验飞越国内外著名景点的刺激。 澎湃新闻记者 孙骏 图
当然,作为被列入贵州省“黄小西吃晚饭”(黄果树大瀑布、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六大旅游胜地的西江千户苗寨,在冬日的慵懒之外,也有着激情澎湃。
“飞览天下”正是体验激情的一个旅游新业态,它采用裸眼6D等技术,将中外著名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在20米高球形屏幕上,展示中国之美、世界之美。游客乘坐六轴悬吊式座椅,从一众全球著名景点上沉浸式飞过,体验到急速拉升、失重、俯冲滑翔等高空飞行的刺激与乐趣。
“飞览天下”为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增添了现代科技旅游元素,与传统的民族文化体验形成互补,成了又一个好去处。
吊脚楼是风景,人也是风景
入夜,漫山的吊脚楼灯火通明,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脉渡春秋,恰似苗疆千户楼”,在西江千户苗寨,最不缺的便是吊脚楼。
一直以来,因人口众多,良田稀少,为了不占用良田又能建造更多的房屋,苗寨人民便依山而建了吊脚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却又错落有致,颇显气势。
苗族吊脚楼多为木质穿斗式歇山顶结构,一般分为上下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生活用品。不仅实用,还十分美观。
冬日到西江千户苗寨,有机会看到大雪中的灯火璀璨。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不光是吊脚楼,我们的老百姓实际上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西江旅游集团副总经理余仕光如是告诉澎湃新闻。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经五次迁徙,最终在此扎根繁衍。
为了记住来时路,苗疆人以布为纸、针为笔、剑为墨,将这一路的跋山涉水绘制在服饰上,镂刻于银饰中,因此,苗族盛装也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当问起西江苗寨女子的家史血缘时,她们‘嫣然一笑’,说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余秋雨曾在其散文中写道,“几千年的黑夜逃奔不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吗?最后得到的,不是‘维持生存’,而是‘美丽生存’。耳边又响起了那句话,却是用欢快的嗓音歌唱般传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我想,蚩尤在此刻是大大胜利了,胜利在西江苗寨女孩子的唇齿间。这种胜利,彻底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西江苗族博物馆里,陈列着裙长各异的苗族服饰,裙长不同,支系不同。讲解员介绍,苗族根据服饰,可以分为“长裙苗”“中裙苗”“短裙苗”“百鸟衣”等等,西江千户苗寨就属于“长裙苗”支系,但尽管习俗不一,苗族人民的善良、热情的底色却是一致的。
12月2日,两位苗族嬢嬢为客人唱起飞歌。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我们苗寨可以做到夜不闭户,哪怕我七八天不回家,家里面不关门,也没有谁会乱拿我家东西。”讲解员说,在过去吃肉靠狩猎的年代,寨民只需在打到的猎物旁标明价格,买家便会自取自付。
在博物馆对面的广场上,有几位制作苗绣的嬢嬢。看到调研团一行来围观,她们便唱起苗族飞歌。讲解员说,这是嬢嬢在用歌声表达对大家的欢迎。
素不相识,只因短暂的目光相接,便以歌相赠,这便是苗族人民的热情、淳朴。
除了唱歌,喝酒也是苗族表达热情的重要方式。讲解员介绍:“我们苗家有迎客酒、敬客酒、送客酒;客人走的时候,我们每走三步路,就要唱一首歌,递一碗酒给客人喝。”
而苗族表达热情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长桌宴”。在苗家有句俗语,“长桌宴不散,你怎能走?”
12月2日,一名游客在进入西江千户苗寨一家饭店时,被苗族少女拦下喝拦门酒。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来到西江吃长桌宴,首先要喝上“十二道拦门酒”;随后,拿着“入场券”红鸡蛋入席;宴席上,欢乐的芦笙吹响,几位苗家阿妹还会高举装满米酒的酒壶和碗,从高倒低依次倒酒,直到流入宾客的口,用这种“高山流水”的敬酒方式传递苗家人的热情;最后,将红鸡蛋轻拂脸颊三圈,轻轻拍碎于额间,便会“鸿运当头,岁岁平安”。整场仪式下来,主客都醉了,情谊却深了。
正如余仕光所说,这样善良、热情的苗族人民,当真是千户苗寨的美丽风景。
12月2日,一名游客在进入西江千户苗寨喝“高山流水”酒。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澎湃新闻记者 宋昕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