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作者:张雨生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
歙字指的就是,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自宋代设立徽州,歙县就是徽州州治所在,政治聚力,经商富集,更是花团锦簇的区域中心之地。
自2022年谋定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歙县通过开展城市有机更新,推动街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持续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唤醒更多城市空间,景区街道面貌一新,其中,徽州古城成为市民休闲、游客奔赴的好去处。
如今,歙县坚守历史文化街区底色,在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推进最干净城市标准升级版,以品质化、精致化、特色化、融合化为导向,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全方位展现城市“颜值”,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新坐标体系,建设主客共享的“大景区·花满城”。
“大景区·花满城”,坚持“城建+文旅”,需下足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以时尚化、年轻化方式焕新景区街区。
对此,徽州古城唤醒雕花、种植鲜花、上新业态的繁花,可观、可感、可坐、可拍摄、可游玩、可生活。
古城留古处处雕花 在科学保护中观赏凝固艺术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在徽州,更有着“无宅不雕花”之说,与诸多古老的徽州建筑相映生辉的是镌刻在各处的圆雕、浮雕、透雕,堪称处处见“花”。
对于从千年历史中走来的徽州古城而言,精美的徽派木雕、石雕更是充满时光韵致的花朵,在“花满城”打造中是承接底蕴的原生肌理。
得益于古城肌理丰富且完好的传承保存,1986年,歙县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由此成为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更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走进徽州古城的阳和门,穿行于徽州古城的青砖黛瓦间,仿佛能聆听到历史的低语和岁月的回响,城墙、徽州府衙、许国石坊、古街、古巷……一同诉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致的艺术审美。
其间,徽州府衙是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标志。2009年,当地政府按照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建筑规制,对徽州府衙进行了重建和部分修复。彼时,修复后的徽州府衙,与古城建筑一同成为我国颇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古建筑群。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于此,每一座保留至今的老建筑,都与当时的科学水平、工艺技巧、建筑风格等紧密相关,传承至今,更是铭刻时光印记的永生花朵,在科学的保护中,静静等待来往游客的观赏。
比如,阳和门外的许国石坊,历经400余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岿然屹立,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细细看去,石坊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
作为徽州牌坊的最杰出代表,许国石坊体现了石坊技术、艺术的最高水平。许国石坊采用的两种冲天柱式,石坊结构牢固,造型丰满,结合精湛的技艺,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
透过古建筑,除了能一窥先人高超的建造智慧和技术外,我们还能观赏他们对于城市建造和家居生活的浪漫表达。
如今,漫步在徽州古城,正是因为这些古建的雕花,才让旅途瞬时变得鲜活而生动。
古城焕新节点种花 在修复提升中游览精致风景
有人说,徽州古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古城之美,美在一条条街巷,古朴质感的石板街、随处可见的青瓦房,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以往,在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城市行动中,歙县以打造席地而坐“徽客厅”示范区为重点,制定“席地而坐”工作标准,实现了徽州古城的整洁焕新。
与此同时,基于徽州古城的保护,为延续古城风貌和肌理,歙县还通过实施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创新一批历史文化展示传播模式,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品牌项目,实现了徽州古城格局和风貌的全面提升,让古城风景更加精致。
比如,坚持保护与发展同步,千年古城活力焕发。自2009年起,持续强化歙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推动和执行,梳理历史城区格局整治更新和线路串联,先后实施徽州府衙复原,问政门、德胜门等古城墙修复,府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斗山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提升等,整体提升历史城区风貌韵味。
还比如,坚持管控与整治并举,有效延续古城风貌。为焕发古城的新光彩,歙县先后实施徽州古城周边环境提升工程、瓮城整治工程、府衙及斗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历史建筑修缮利用项目等,进一步提升古城历史格局及整体风貌。
正是依托于精细化的管理与保护,近年来的徽州古城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城建风景,更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场景。以往每年3月,徽州古城的樱花渐次盛开,花团锦簇,灿若烟霞,与古城谯楼交相辉映,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眼下,德胜门古城墙修复的本体工程已经完工,徽州古城曾经的风采又添一处节点。歙县徽州古城保护事务中心副主任吴登介绍:“凭借古城中充满历史痕迹的节点恢复,进一步响应‘花满城’中打造景观空间、注重场景营造,让空间体验与市民游客情绪价值紧密相连。”
不仅如此,徽州古城还在多个节点种植了孝顺竹、红花继木球、海桐球、月季、小叶栀子、金边黄杨等花卉、树木,用“锦上添花”更新古城色彩,以“花满城”风韵扮靓城市颜值,打造一派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景观效果,为古城增添活力。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纵观全国各地古城、古镇、古村,对老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深度,考验的则是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文化素养。
聚焦于徽州古城,2024年9月底,歙县历史城区整治提升案例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案例,足以说明其扎实保护,潜心爱护的工作实践。
随着“大景区·花满城”行动的火热开展,原有的、精美的古城肌理,结合精致的保护,种上艳丽的花朵,将更加赏心悦目。
古城升级业态添花 在场景上新中体验主客共生
面对“全国最干净城市”,歙县不仅有环境整治的行动,更通过创意改造植入“小确幸”“小感动”,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市民幸福感,早已让一座千年的古城主客共享。
吴登说,以徽州古城为重要载体,结合“最干净城市”创建,充分利用闲置公房,打造徽州历史博物馆文创店、笑梅剪纸馆、徽州递铺、徽州府有喜等微空间、小业态,为游客创造了沉浸式体验空间,为市民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比如,《徽州府有喜》便是以徽州古城府衙建筑内部空间为舞台,移步易景,古色古香的实体建筑与沉浸式演出让观众融入故事、身在场景,感知情节变换的同时,也可以深度体验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徽州府有喜》吸引了诸多年轻游客“跟着演出去旅行”。有游客表示,通过环境式沉浸戏剧,新业态,赋予了古城链接现代的生命力,让古城所承载的特色文化变得更加可感、可参与。
与《徽州府有喜》共同出圈的还有徽州古城沉浸式的汉服游览。“立足于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传承和保存完好的古城肌理,徽州古城的汉服旅拍游早已远近闻名。”
来自杭州的游客刘思敏是一位“95后”,她曾在8月于徽州古城来了一场沉浸式古风游。
彼时,刘思敏身着齐胸襦裙的汉服,漫步在徽州古城的城墙之上,那宽大的衣袖随风轻扬,仿佛带起了时光的涟漪,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
国庆期间,曹县汉服文化展示、汉服走秀、徽物集游园会、歙茶品鉴、中医夜市、徽州古城“迎宾礼”、民俗展演等连番登场更是让徽州古城里“百花齐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传统与时尚”兼具的体验感受。
可以说,在徽州古城,穿上汉服,在领略古建筑魅力,定格汉服大片之外,我们还能来一场古代市集的烟火奇遇。
在这一场奇遇中,处处都是古韵但不乏新颖的场景,古老但不缺潮流的业态、古调但不失新韵的玩法。
在黄山与新安江的相遇中,歙县应运而生,这是自然山与水的和弦碰撞。随着历史的更迭,岁月为徽州古城带来了精美的肌理,而有益有为的保护与城市更新,则为其增添了时代新韵。
往日,“最干净城市”带来了一个更美颜、更融入的景区,成就主客共享;未来,“大景区·花满城”行动,则将呈现一个锦上添花,多姿多彩的城市化景区,迈向主客共生。
城市更新伴着时间流逝,徽州古城之美早已超越了建筑的意义,与历史和文脉生长在一起。秋风渐长,古韵雕花、璀璨鲜花、业态绣花绽放在徽州古城,请君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