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灯塔”之美誉,是岭南文化萌芽与繁荣的重要发源地,持续为南海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注入强大活力。近期,西樵山考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这一古老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历史维度。
广东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樵山平面岗发掘出一处距今超过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等生产工具,将珠三角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向前追溯至4万年前,极大地扩展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间跨度。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包括陶片、果核以及多种珍贵植物遗存,这些发现生动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为完善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番考古新发现,不仅刷新了学术界对西樵山文化的认知边界,更引发了如何深入挖掘、活化利用这一文化瑰宝,进一步擦亮西樵山文化品牌的新思考。11月15日,南海区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站在珠江文明史的高度上,全力塑造“西樵山文化”IP,将其打造成为南海乃至岭南的文化名片,以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建设。会上,多位专家在会上纷纷发声,深入探讨其在全国文化版图中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以及南海深厚文化底蕴的当代价值。
陈春声:育“西樵山文化”品牌,建“天下后世之西樵”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是岭南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所带领的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多年来致力于南海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陈春声指出,从考古层面来看,西樵山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大湾区文化,在遗址类型、地理环境、文化遗物特征、墓葬与习俗、经济生活等方面均展现出鲜明特点,与粤北、粤西、粤东的文化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岭南地区史前文化的认识,更为理解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春声围绕培育“西樵山文化”品牌,建好“天下后世之西樵”作主旨演讲。
从文化层面来看,从原始石器时代到改革开放以来,以西樵山为核心的南海大地不断孕育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人物,这些成就和人物不仅是珠江流域文明的前奏,更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进程。例如,西樵山周边地区的古村落如松塘村、仙岗村等,以及武术、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民间节庆、粤菜美食等,都体现了西樵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西樵山文化还体现在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上,桑园围等水利工程平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成为繁庶之地。
近年来,南海致力于赋予“西樵山文化”新的内涵,通过打造这一文化IP,整合全区文旅资源,赋能文旅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陈春声认为,“西樵山文化”IP能贯穿整个南海历史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南海历史文化的重大价值。他建议,应将“西樵山文化”IP的意义放到全国范围去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南海和岭南。
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夏远推介南海龙舟超级联赛。
以西樵山为核心的南海地域,不仅涌现出众多关涉岭南乃至整个中国文明进程的文化成就与历史人物,更在贴近民生和百姓日常生活方面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节庆等都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同时,南海还积极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陈春声强调,像这样数千年间自然山水与人文底蕴完美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山,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以此为基础培育“西樵山文化”IP,脚踏实地地建设好“天下后世之西樵”,令人充满期待。
胡钰:从传统到现代,从地方至天下,从物质到精神
“西樵山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开放、自强、自省。”在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看来,
开放体现在南学之风,尤其是康有为引领的近代变法思潮,以及南纱之业,如陈启源开创的民族工业先河;自强,则见诸于南拳、龙舟、龙超及南狮(非遗)等,展现着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自省,则是以葛洪为代表的道学精神以及南海观音所象征的佛教文化,为现代人提供心灵慰藉与精神指引。
胡钰认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标识,是在创新发展中赓续文脉。历经石器时代、理学时代与近代开放时代的洗礼,西樵山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脉,成为南海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能够守着这样一片具有历史底蕴的土地,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片土地具有极强的黏着力,能够吸引新的人脉聚集,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胡钰围绕西樵山文化的战略传播能力提升作主旨演讲。
因此,西樵山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发展的人文要素,带来超常规的人文效率,产生不可替代的人文效用。针对西樵山文化的未来发展,胡钰提出了一个战略转型目标: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让地方文化成为天下文化,让物质文化成为精神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樵山文化的立体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
故事传播层面,深入挖掘并生动再现西樵山文化的代表人物,如康有为、方献夫、陈启沅等,构建更饱满的人物形象,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让西樵山文化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符号化传播方面,将西樵山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创造出既具文化底蕴又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让西樵山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沥盐步老龙文创产品。
西樵服饰文创产品。
数字传播层面,西樵山文化应紧跟潮流,利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短剧等数字媒介,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同时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感受西樵山文化的独特韵味。
理论传播层面,加强对西樵山文化的当代研究与梳理,通过举办文化论坛等活动,汇聚各方智慧,推动西樵山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将西樵山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产业传播方面,探索西樵山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特色文旅项目、开发授权产品等,构建产业链条与产业集群,同时注重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品质提升,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让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陆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