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要津,千载气度,与君共襄!
夏津热情好客,至诚仁和,是一座多姿多彩、成就梦想的活力之城!
1.夏津县的基本概况:
夏津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因“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名,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东跨马颊河与高唐县为邻,西靠卫运河与河北省清河县相望,南与临清市相依,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北与平原县毗连。全县总面积882平方千米,辖10镇2乡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22年末,夏津县常住人口4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万人。
2.夏津县的自然条件: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最高海拔34米,最低海拔23.5米,差10.5米。境内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古堤—陈公堤,将夏津县分成堤上、堤下两大部分。堤上多为河滩高地、冲积扇形地、沙质河槽地组成;堤下由平坡地、洼地、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地组成。
夏津西有卫运河,东有马颊河两条干流,境内六五河纵贯全境;青年河、七一河、六马河、大沙河、城东干沟等14条主要支流纵横交错,大小相通,各河互济,形成了抗旱灌溉和行洪排涝的骨干水利系统。
夏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多北风,干冷、雪雨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集中;晚秋经常出现干旱,干旱对于喜温好光的棉花影响比其他作物小,这是夏津种植棉花历史悠久的气候原因。
3.夏津县的历史文化:
“夏津”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载,为“春秋战国齐晋会盟之要津”。公元前633年,齐、晋、赵等国在践土会盟,史称“会盟”亦称“夏盟”,取其“华夏诸国会盟”之意。“夏”,大也,“津”渡也,夏津意为“夏盟要津”。西汉初年置鄃城,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县为夏津。
夏津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文脉绵延、生生不息的文化之城。夏津具有2200多年历史,得黄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三河”之沁润,齐鲁燕赵风烈之陶范,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才辈出,隽楚叠现。北魏史圣崔鸿著《十六国春秋》,北宋开国功臣马仁瑀勇冠三军;金朝诗人宋九嘉诗名远扬;清代县令朱国祥心追召杜。或政声茂著,口碑载道;或学富五车,著述宏广;或丹青高古,翰墨超尘,无不名传遐迩,誉扬八方。
文化繁荣,文艺多彩。马堤吹腔,百年传唱;木板大鼓,铿锵之韵;夏津剪纸,粗扩多变;书画艺术,工笔写意;夏津吹打乐、四线戏、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木板大鼓、马堤吹腔等15项被列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津是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的交汇地,兼具齐鲁之韵、燕赵之风,文化璀璨,人杰地灵。
4.夏津县的经济发展:
夏津区位优越,产业兴盛,是一座更加开放、充满机遇的产业之城。打造“双百亿”优势产业集群,以鸿泰鼎、仁和纺织、鑫瑞娜家纺等企业为龙头,促进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质,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以新希望六和、中房央厨项目双核驱动,突出产业特色引领,为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增效。
夏津是农业大县,产业有“两白一绿”之称。“两白”指的是棉花产业和面粉加工产业,“一绿”是指黄河古道古桑树群基础上发展的旅游业。
夏津种植棉花的历史,要追溯到元代。到明朝时,因为棉业大兴,夏津成为全国大县,便有了“银夏津”的美誉。清朝初年,棉花绒、土棉(棉布)设专市,南北客商纷至,“夏津棉业可比南通”。
“世界桑产业看中国、中国桑产业看夏津”,夏津的古桑资源丰富,百年、千年以上的古桑树多达2万余株,是“中国椹果之乡”,其古桑树群不仅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二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在去年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被正式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目前,夏津规模较大的桑产品深加工企业有9家,产品主要包括桑果干、桑果酒、桑叶茶、桑黄等,主要销往山东、河北、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以及韩国等国际市场。
借助古桑资源,该县还打造了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德百旅游小镇等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业。夏津也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态旅游、桑产业等主导产业。
5.夏津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夏津县地处两省、三市、五县交界处,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三大规划的战略叠加区,北邻雄安新区,西接中原经济区,东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地位重要,有利于控制鲁西北市场,辐射京津区域市场,影响整个华北市场。
夏津交通优势明显,一国道(308国道)、两省道(315、254省道)、两高速(青银、德上)穿境而过,南距高邢高速金赫庄出口8公里,东距京沪铁路30公里,西距京九铁路20公里,距离济南机场124公里,距离济南高铁100公里,距离德州高铁80公里,距离石家庄机场224公里。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缩短了与京津冀、雄安新区、济南都市圈、中原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的距离,已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的交通网络。
6.夏津县的旅游资源: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平原地区珍贵的原生态自然资源,有"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之美誉。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景区美丽如画、风采各异,故道庄园、农家院带来无限的田园风情;温泉度假村集水疗、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是旅游休闲的最佳选择。
九龙口湿地水利风景区,景区以九龙口湿地为依托,是集湿地保护、湿地科普与现代治水文化展示于一体,彰显人水和谐,弘扬水生态文明的水利风景区。
德百温泉旅游小镇,由山东德百集团投资开发建设,坐落在夏津国家4A级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中心位置,小镇是将传统民俗民风与夏津地缘文化有机融合而打造的集桑养健康餐饮、洞天福地仙居住宿、生态醉氧逍遥游、五福养生、祈福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建筑是以北方明清古建筑为主,主要包括桑养特色小吃街、桑椹养生文化街、民俗体验街、酒吧文化街、洞天地仙居四大民宿区、五福文化区:多宝楼、将军府、椹仙传奇游乐场。
山东齐鲁棉花博物馆,博物馆设有主题区、棉史区、地标区、传承区、棉花科研史区、科普区、应用区、文化区、纺织工艺展示区和室外展示区共10个展区。各展区按照时间和地域顺序,详尽地展示了中国和夏津县的棉花发展历史。
7.夏津县的特产名吃:
宋楼火烧,为夏津特色传统名吃,系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为原料制成。每个折六层,层层刷涂香油,经过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香酥可口,每只重量仅七钱。故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开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若切成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吃起来柔软松散,别具风味。
夏津椹果,夏津县的特产,椹果俗称桑椹,夏津县域内有紫、白、乌三种。其中紫椹最多,白椹次之。夏津椹果味甘似蜜,汁若醍醐,其中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为椹中之上品。
夏津布袋鸡,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以内软嫩,馅清香,味美不腻而闻名,鸡肉呈淡红色,软嫩而细腻,清香扑鼻。
夏津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夏津县特色传统名吃,原为雷集乡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由人擀轧至面薄如纸,切得细如银丝而得名,如再横切成粒,就称珍珠琪,具有久煮不烂、晶莹透明,软、滑、韧兼备的特点。其外观薄如纸、色如玉、小如珠,爽滑韧嫩、随汤入喉、和胃养脾。
恋这片热土,世界遗产地;爱这片故乡,桑梓好故里。
夏津,欢迎您!!!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