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苏州灵岩山又叫砚石山)

 江南多佳山水,历来是上海、苏州郊游踏青的好去处。在苏州城西南12.5公里处,有一座高182米的“吴中第一峰”灵岩山,就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灵岩山虽不高,却多奇石,也颇有气势,据说就是因为旧有灵芝石而得名。在落红亭一带山路右侧为灵岩奇石荟萃处,旧有“十二奇石”“十八奇石”之称,如石佛、鼠儿石、石髻、袈裟石、石鼓、上山马、下山兔、和合石、牛背石等。石鼋俗称“乌龟望太湖”;醉僧石即石人,俗称“痴汉等老婆”;石鼓有二,一大一小,又称石射堋,在百步阶旁,据说石鼓自鸣即有战事,民国时期江浙战争前就有鼓鸣之兆。灵岩十八景旧传为:馆娃宫、响屧廊、琴台、佛日岩、吴王井、玩花池、灵芝石、披云台、望月台、划船坞、石室、石城、石鼓、石射堋、石鼍、石幢、醉僧石、采香泾。

  在远处遥望,此山又颇似巨象回顾,因此又名象山。在山的西侧有条叫象形巷,巷子所在地称为蒦村,这个小山村可是大大的有名,由于村子位于灵岩山麓,山体由坚强的花岗岩组成,在山麓可掘材产石制成砚台,故灵岩山又名砚石山。

  《吴郡图经续记》云:“(灵岩)山相连属,有蒦村,其山出石,可以为砚,盖砚石之名不虚也。”

  《木渎小志》称:“灵岩旧名砚石山,土人蒦瓦为业,故其下有蒦村,米元章《砚史》已有其名,自久被大吏封禁,而善人桥西乡亦开砚瓦山宕。”

  善人桥是个小集镇,那里还有一个石码头,据说这里的人长期以来都“以石为生”,是个石匠云集之处。开挖的石头,除了砚石外,主要开产用于建筑的花岗岩“金山石”,当年建造毛主席纪念堂时,曾经作过贡献。

  《西清砚谱》堪称中国砚史论著的丰碑之作,书中把苏州蒦村砚列入了正谱之列,而且在石质砚的排列次序上在端石、歙石之后。

  灵岩山下有个木渎镇,相传是因为春秋时,吴王得越贡神木而筑姑苏台,积材三年,连沟塞渎,由此得名。镇上有一条山塘老街,可以直达灵岩山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灵岩山就被吴王选中辟为王室苑囿,在山上营造馆娃宫,与西施游乐于此。《吴郡图经续记》记载:“《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置馆娃宫。’扬雄《方言》谓:‘吴人呼美女为娃,盖以西子得名耳!’”又云:“或传吴之故都在馆娃宫侧,非也。盖娃宫、胥台乃离宫别馆耳。”

  灵岩山作为吴国的离宫别馆所在地,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如琴台、吴王井、玩花池、西施洞等,都是寻幽访古好去处。

  今天的灵岩山寺及寺西废基就是当年馆娃宫遗址,俗称“山顶花园”。寺西行至山顶最高处是当年西施弹琴的琴台遗址。循着灵岩塔再西上有个小斜廊,即为响屧廊遗址。

  半山腰落红亭西有一山洞即西施洞,传说曾作为囚禁越王勾践的囚室,1943年改称为观音洞。山下有香水塘,又名脂粉塘,相传是因吴国宫女常在此洗妆,天长日久水中便有了香味。香水塘南通太湖的水道称为一箭河、箭香泾、采香泾,据说是宫女们由此到香山采香的通道……

(原载于《苏州日报》2019年08月24日 A07版)

编辑: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