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东港市(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丹东速度丨东港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先导区)

近年来,东港市始终坚持“全面转身向海”战略,着力壮大海洋经济,逐步形成以海洋经济产业为引领,养殖捕捞、临港工业、互市贸易、冷链物流、海洋能源、滨海旅游多点齐发的“1+N”县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先导区。

目前,东港市海洋经济覆盖国民经济20多个重点行业,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年总产值超过250亿元。

东港市自然条件优越,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6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海蜇、杂色蛤养殖基地,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00多家,具备发展成为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先天基础。

依海临港,东港市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现有外贸进出口企业207家、境外企业6家,已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东港人清醒认识到,当前海洋经济“大而不强”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必须尽快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由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管理新模式的转型。

今年以来,东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海上风电、中交投海洋牧场、中心渔港、大东沟互市贸易区等重点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山、海、林、泉、滩、岛等旅游资源开发热潮涌现,滨海旅游品牌效应凸显。

围绕“1+N”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总投资52亿中交投海洋牧场为龙头项目,规划打造全国最大“海洋牧场”、全省“蓝色粮仓”示范基地;以投资18.43亿的东港市中心渔港一期项目建设为基础,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渔业枢纽;支持本地水产品加工公司通过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养殖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和大黄鱼等暖水性鱼类,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由“过境加工”向“自产自销”转型。

与此同时,加快推动海洋能源发展:以规划总装机量为7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为主导,推动装备制造、储能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打造全省海上风电发展主要承载区;依托海上风电、现代渔业等产业集群,瞄准海洋装备总装建造、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供应等,打造钛产业园、老旧风机循环利用等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加速推动海洋旅游业发展。谋划“江海联通 文化互动”航线项目,开通“鸭绿江-黄海-大鹿岛”精品旅游路线,联接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和大鹿岛,加快推进甲午海战博物馆项目建设,推动海岛旅游夏秋旺季向红色旅游一年四季延伸。

推动海洋贸易转型发展。以占全国总产量60%的杂色蛤产业为契机,推动食品加工业提质升级,探索成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中心;以全国仅有依托港口的边境互市贸易区为补充,打造全省海洋贸易新增长极;落实落地加工政策和综合报税政策叠加,扩大落地加工产业规模,争取带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新的突破。

记者/张瑞

原标题:《【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丹东速度丨东港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先导区》

阅读原文

来源:丹东发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