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青年旅馆(鼓浪屿民居旅馆开发与传统建筑保护可以两全)

国庆黄金周期间,厦门鼓浪屿景区人流如潮,游客人数超过46万人次,同比增长5.9%。而颇受青年驴友喜爱的当地家庭旅馆更是“一房难求”。

在鼓浪屿这个面积仅为1.7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目前有各类家庭旅馆400多家,可提供8000多张住宿床位。但其中只有126家家庭旅馆证照齐全,合法经营。

“超过一半的家庭旅馆都在无证经营。”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许一心介绍说,当地政府原先鼓励民众开办家庭旅馆,可是从2011年下半年起,突然暂停了对家庭旅馆的证照审批。此后不久恢复审批工作,但很快又搁浅了。很多家庭旅馆业主至今仍在等待办理营业所需的工商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从鼓励到限制皆因申遗保护

2008年6月,鼓浪屿家庭旅馆仅有12家。这一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扶持发展鼓浪屿家庭旅馆”,思明区政府为此制定了《厦门市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试行)》。随后,厦门市工商局出台的配套文件要求“支持鼓浪屿景区发展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业,利用风貌建筑或住宅兴办休闲度假旅馆,只要提交法律、法规和市政府规定的批准文件并符合企业设立条件的,可予以办理登记”。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鼓浪屿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无证经营的家庭旅馆,和政策多变有关。”许一心认为,那时候几乎是只要想开家庭旅馆就可以开,“很多家庭旅馆都是先开业再申办证照的”。后来政策突变,导致一些已经开业的家庭旅馆长期处于无证经营状态。

拥有两层楼家庭旅馆的林姓业主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虽然自己没能获得合法证照,但每个月还是要缴纳5000多元的税费,并收到税务部门出具的“临时完税证明”。不过,他一直提心吊胆。2012年12月,警方对属于特种经营行业的家庭旅馆进行突击调查,他因非法经营被行政拘留15天,罚款5000元。

据了解,从审批冻结至今,已有几十家家庭旅馆经营者像林某那样被查处。“从来没有人禁止开办家庭旅馆,但我们申报了却办不了证。”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一些业主表达了这样的无奈与不解。

就在众多无证家庭旅馆业主苦等办证机会的时候,去年5月,当地政府发布了《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规划项目——鼓浪屿家庭旅馆专项规划》。除继续坚持不新办证照外,还规定“鼓浪屿申遗规划中提出的53个核心保护要素以及重点风貌建筑,禁止改造为家庭旅馆”。

破坏性改造和浓重商业味要如何引导

“政府冻结鼓浪屿家庭旅馆审批手续的做法,严重违背了行政法信赖利益的保护原则。”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王利平撰文为业主鸣不平,他认为,行政法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源于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要求保护人民对国家之信赖,即不容许国家之行为使人民值得保护之信赖利益丧失,或是使人民因此无法预估到负担之增加或丧失之利益”。

鼓浪屿街道一名要求匿名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暂停办证的主要原因在于配合鼓浪屿申遗。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08年年底厦门开始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2012年鼓浪屿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家庭旅馆业主对老建筑进行了破坏性改造,而且商业味太浓,需要好好引导”。

“鼓浪屿遍地家庭旅馆,将老建筑拆墙刷新漆。采用现代建材进行改建,抹杀了一些特色风貌建筑的沉淀和独特,借盘活旅游资源之名行破坏之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曾国军认为,一个正在申报世遗的地方,任凭大批本土和外来的文艺青年和小资进驻,从个人兴趣出发,变相改造,遍地开花,却没有相对严格的专家审核和尺度把关,局势不容乐观。

曾国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岛上原住民的迁出进程明显加快,甚至岛上的学校和医院也为旅游让步而撤出,商业的力量、文艺青年的入侵使鼓浪屿处于丧失文化监督的状态。大量的传统民居经过改造必将使文化遗产地逐渐丧失其文化内涵。鼓浪屿的文化并不在于小资格调,而在于饮茶闲话的懒散淡然。因此,如何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民居旅馆开发间进行权衡,应当成为政府和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此,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副会长董启农表示:“可能会有个别旅馆没把保护工作做到位,但大部分都做得挺好。并且很多业主非常乐于与客人交流,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将鼓浪屿文化传播出去”。

完善法律法规对于家庭旅馆行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位陈姓女青年2010年到鼓浪屿旅游时,被其宁静舒适的氛围所吸引,以每月3万元的价格租下了一栋旧别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她花费了10个月时间进行改造修缮,还保留了其砖木结构的原始风格。“往鼓浪屿运材料很不方便,都得靠人力推车,光运输费我就花了20万元左右。整栋别墅的投资将近200万元”。

陈告诉记者,在她租用之前,这栋别墅被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他们在里面生火做饭。加上沿海风雨天气多、白蚁侵蚀等原因,旧别墅已摇摇欲坠。她觉得,“经过规范指导的家庭旅馆,通过对旧别墅的修缮与再度使用,可以更好地保护老建筑,更有利于申遗”。

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安然也认为,在遵从一定原则的前提下,这样的改造和使用是一种保护。“经营业者有良好的经济实力、有某种体制的管理和要求、有做好传承的诉求,仅此三点就比无序放任和老百姓在建筑里居家生活更能保护建筑”。

9月16日,有200多位民宿业者和专家学者参加的首届两岸民宿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鼓浪屿举行。厦门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许一心希望借机“探讨民宿发展的趋势与意义,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困惑”。

“政策的变化说明了在家庭旅馆改造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彭青在论坛上提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分析和平衡利益相关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去年发布的《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规划项目——鼓浪屿家庭旅馆专项规划》,对家庭旅馆中用什么颜色的遮阳伞都作了具体要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很荒唐。”在他看来,每位家庭旅馆业者都是个性文化和多样性文化的创造者。只要家庭旅馆业主符合相关规定,就不应做过多限制和干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黄长远则认为,政府应该明确态度,探索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着手开展家庭旅馆证照的申报审批。在充分摸底调查,建立标准的基础上,对已开业的证照不全或无证的旅馆,基本符合条件的,引导他们尽快完善,早日办好办齐证照,纳入有效管理。对正在装修尚未开业者,通知其立即补办审批手续,补齐后方可开业。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黄邦恩建议,在此期间要先停止对经营者的拘留、罚款,尤其是那些证照申办一半遭冻结的旅馆。“应把整治重点放在那些混杂在居民楼单元房内,违规违法开设,缺乏安全监管,严重扰民害市的‘小家店’”。

“完善法律法规对于家庭旅馆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据台湾发展研究院观光所所长黄正聪介绍,2011年,台湾观光局颁布的《家庭旅馆管理办法》对家庭旅馆的申请、规模、设施、安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此后,台湾家庭旅馆的数量逐渐从原先的400多家增加到了3000家。“这3000家实际上是经过了优胜劣汰环节剩下的,有较强的竞争力。”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投资者就敢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拉高家庭旅馆行业的整体档次和标准。(林智仁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