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浏河(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浏河江尾海头第一镇)

浏河:江尾海头第一镇

□ 张永祎

江苏太仓市浏河镇,依托老浏河而建,古称“娄河”“刘家河”“刘家港”“刘河”,民国时改称“浏河”。浏河镇位于长江出海口要冲,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江止于斯,海始于斯,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挟江海之波,扼苏沪之枢,乃江尾海头之瑰宝。

东晋文学家庾仲初在《扬都赋》中说,“太湖东注为松江,东北入海为娄江”。这里所谓的“娄江”,就是指那条贯穿古镇的文明摇篮——浏河。

《太仓州志》记载了当年刘家港商船云集、昧旦永日的繁忙景象:“粮艘商舶,鳞次栉比;高樯大桅,集如林木。税家漕户,番商夷贾,辐辏阓阛。琳宫梵宇,朱宅大门,不可胜记。”当时我们进口的物资主要是以黄金和木材为大宗,间有多种西洋的手工艺制品;而我们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文具、书册等。优厚的市舶之利和超额的交换之值,使得人们纷纷驾船下海远涉重洋,争相与“番夷”互市贸易,番商洋贾也甚慕刘家港之名,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千舳万艘,络绎不绝,这里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码头”。

“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那天我们到了浏河镇,远远就看到一个拔地而起的城市雕塑耸入云天,倔强,夺目,抽象,深远,仿佛是在热情地召唤着各方来客。走近一看,原来是浏河镇的标志性建筑物——“扬帆起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眼前不禁浮现出六百多年前那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浩瀚的蓝海,广阔的晴空,辽远的征途,威武雄壮的大明船队,不畏艰险的航海者,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气势磅礴地驶向海天尽头……

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奉旨率领大明船队,在28年的时间里,先后七次从刘家港起锚,泛海通使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等地。

为什么郑和要把这里作为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对此,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走访,也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总结起来大概有五个原因:一是有良港。刘家港是中国历史上名扬海外的古港,可以与当时的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二是富庶地。这里山清水秀,富足发达,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可以为航海提供许多资金的支持。三是人才多。这一带人依靠水、热爱水,也熟悉水,聚集着许多经验丰富的驾船民工和优秀的“船老大”,可谓人才济济,任其遴选。四是补给足。商贾云集,商品丰富,船队补给,应有尽有。五是近都城。这里是离明初首都南京最近的通海门户,不仅有利于朝廷与船队的互通有无,也便于外国使者赴京朝贡。当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外国使节,都是经刘家港到达南京,总计有318次,平均每年15次。

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年郑和率庞大船队进驻刘家港时,他是正四品钦差,在刘家港设立了钦命通番正使总兵官行署衙门(俗称郑和行辕),这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陆地指挥中心。每每舟师出发前,他们都要集中在刘家港候风卜吉待航,大概需要十天半月。这时郑和运筹帷幄,坐镇指挥,组织舟师做好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包括装载给养粮水,招募水兵,增补吏胥管事,搬运赏赐宝物、丝绸、瓷器等。待到风正帆悬时,郑和登上宝船,指挥着他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西洋进发。每次结束航行回到刘家港后,郑和立刻上岸回到行辕,继续指挥船队依次安泊,安排装卸物品、整修船帆,安置吏员、将士、管事、杂役休息待命。如果皇帝有赏赐,也由郑和在行辕内组织统一发放。

听说郑和行辕是当年的首脑中枢,我们很想去看看,可当地人告诉我们,郑和行辕早已毁于战火,现在与郑和有关的原始遗存只有天妃宫。

天妃宫全名“天妃灵慈宫”,又称“妈祖庙”,俗称“娘娘庙”,初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已有700余年历史。走过飞檐翘角的牌坊,就见一座三间三盖歇山顶殿式建筑,中间拱门上方的砖雕门额上镌刻着“四海通达”四个金字,门额上方悬挂着蓝底金框的“天妃宫”竖匾。进入院内,迎面就是一尊汉白玉的天妃雕像,面容姣好,双瞳剪水,神情温婉,气质天然,没有距离感,却有温暖意。整个院子现有遗存,就是后楼寝殿二层,重檐硬山式,匾额纵横,宫灯高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里面供奉着人们敬仰的妈祖神像。据说,每次行前郑和都要率全体人员到这里进香祭拜,祈求妈祖保佑航海顺利平安;每次锚定刘家港后,他也要率全体人员到这里拜谢,感恩妈祖的一路护航。同时,郑和会把从海外带回来的海棠、大红牡丹、黄蔷薇等珍贵植物遍种院内,奇花争艳,四季飘香。因妈祖天妃屡显灵验,保佑远涉重洋舟师的平安顺利,明永乐七年(1409年)被朝廷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郑和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倾尽全力,大治刘家港天妃宫。宣德五年(1430年),花甲之年的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详细记述自己多年的航海经历,勒石刻下了《通番事迹碑》,以“昭示永久”。此碑曾砌嵌于天妃宫大殿壁内,因光绪年间殿宇焚圮,从此湮失。1984年修建天妃宫时,根据原碑文对《通番事迹碑》进行了重新勒石镌刻,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新款。

望江亭静静地矗立于长江大堤浏河口南端,是一座六角攒尖顶凉亭。这里是望江观潮的最佳处,也是缅怀郑和下西洋的触情点。我们看到离亭不远处,就有一块“郑和下西洋入海处”的碑石,当年浏河先民送人远航的情景,仿佛又涌上心头,历历在目:大家蜂拥而至,齐聚码头,送父离家、送子出征、送夫远航,尽管难舍难分,也有后顾之忧,但使命在肩、大义为重,船员们只能暂时割舍情爱,义无反顾,蹈江赴海。“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所有的期盼最后都留在了与日俱增的思念之中。

张善香是泗州卫镇抚的二女儿,16岁花季时与太仓小吏周闻结为夫妇,他们浓情蜜意,恩爱有加,花前月下,形影不离。自周闻加入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后,他们就山南海北,天各一方。海角万斛情,天涯一线牵。张善香长年累月依闾望夫,每每独自一人斜倚望江亭,眺望大海上的片片归帆,希望能够看到丈夫归来的身影。“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左盼不归,右盼不归,残灯明灭枕头欹,今夜还如昨夜长,张善香日思夜念,相思成疾,竟一病不起,一命呜呼,年纪轻轻就玉殒香消。面对阴阳相隔,周闻岂能承受?曾经的深情凝望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如今安在?从这一个家庭的侧面,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人家为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小而言之,周闻的英雄梦想是以张善香的无私奉献为支撑和代价的;大而言之,没有刘家港人民的全力支持,也就不可能有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

郑和七下西洋已然成为浏河镇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奠定了浏河镇在众多江南古镇中的独特地位。纵观整个古镇关于郑和故事的谋篇布局,耸立在江滩湿地公园正门的“锚泊瀛涯”石雕,应该是“卒章显其志”的点睛之笔。这是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由朱寒汀设计创作的作品。其最大特色就是删繁就简、构思简约,创作者没有淹没在航海的烟波浩渺之中,而是把其中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符号提炼出来,让人们一见到它,就能一眼千年:“刘家港”三个醒目的大字表明这里是七下西洋的起锚地,罗盘代表着扬帆起航,铁锚代表着锚泊瀛涯。万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沧海天际流,郑和船队虽早已走远,但郑和所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至今依然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代有才人”的时光港

魏晋遗风,唐宋印迹,元明帆影,清朝翰墨,浏河镇崇文重教,文风昌盛,士族林立,文脉绵延,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诸多传奇人物脱颖而出:有“国朝循吏第一”的曹祥,有“碾玉妙手”陆子冈,有“四代一品”的王锡爵家族,有娄东画派的“三王”,有乾隆二十五年的状元毕沅,有名医傅松元父子,有“唐调高手”唐文治,有“绿化之父”傅焕光,有“书法圣手”徐梦梅,有畜牧兽医专家郑丕留等,还有范仲淹、韩世忠、郑和、文徵明、熊桴、任环、俞大猷、戚继光、夏原吉、况钟、白登明、林则徐等一大批来过、到过、住过、爱过这里的政要贤达、工商巨擘、科技精英、文化名人、教育先驱等,人数众多,层出不穷,构成了薪火相传、洋洋大观的绚丽篇章。

在这一拨拨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人群中,我们最熟悉的还是范仲淹,在中学课本里就认识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深入骨髓。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上任苏州知府后,坚持把治理区域水患作为重中之重,躬身一线,考察河道,走访乡民,摸清情况,果断决策,大胆作为,通过“开茜泾、凿澛漕、疏浚五大浦”,努力把当地人梦寐以求的“掣淞入浏”变成近在眼前的客观现实。所谓“开茜泾”,就是开辟茜泾河段导水入海,有效地控制吴淞江水位。所谓“凿澛漕”,就是通过南北澛漕河的开凿,使吴淞江水能够通过澛漕河进行分流。所谓“疏浚五大浦”,就是疏浚白茆、浒浦、下张(福山)、七丫、茜泾等通江河道五大浦,进而全面改善浏河镇周边的水系环境,让“水患”变成“水利”,让“难民”变成“富民”。浏河先民对此万分感激,主动为其树碑立传,筑范仲淹衣冠冢于北漕河侧。后人有诗曰:“东南水道塞还通,疏凿时时感范公。千载衣冠一拳石,异日民裕海隅隆。”在古镇里,范公亭、范公井和范仲淹纪念浮雕等,也随处可见。这充分说明,只要你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老百姓也一直会在心里记着你。

王世贞是明代“后七子”的中流砥柱。这次我们去了浏河镇以后,方知他是浏河镇新塘凤洲村人。嘉靖三十一年,王世贞与李攀龙、宗臣、谢榛、徐中行等汇聚北京,结成复古文学流派,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世称“后七子”。《明史》载:“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所谓“才最高”,我们仅以《艺苑卮言》为例。王世贞十分强调文学创作要以格调为中心,但也非常重视文学创作的实践过程,明确提出“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这就将创作者的才思与作品的格调紧密联系起来,才思生格调,主客融为一,进而臻于“气从意畅、神与境合”,达到灵感迸发的化境,使得作品生气灌注、形神兼备。如此确实道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所谓“地望最显”,我们以李时珍为例。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认为李时珍是“真北斗以南一人”,字里行间充满景仰之情,笔端到处都是赞美之意,最后在落款处还非常谦恭地写上“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只是当年因李时珍猝然离世,致使该书出版被暂时搁浅,直到明神宗诏修国史,需要征收各地书籍时,其子李建元才将父亲的遗作献给朝廷。可惜明珠暗投,无人识宝。还是明神宗偶然听说是王世贞为其作序,这才又出现了转机:“凤洲执文坛牛耳,为《本草》序。朕不误《本草》。”因为皇帝的赞赏,《本草纲目》旋即得以刊印,很快风行天下。可以说,没有王世贞作的序,也就不可能有这部“东方医药巨典”的及时面世。

浏河镇的当代文化名人也很多,但资格最老的还是百岁画家朱屺瞻。1892年,朱屺瞻在浏河镇出生,8岁丧母,9岁入私塾学画,老师童颂禹感其思母心切,根据《诗经·魏风·陟岵》中的“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为其起名“屺瞻”。他是我国画坛一代宗师,与徐悲鸿共过事,潘玉良是他的学生。其实他的书法也很不错,古镇牌坊大门上的“浏河镇”和天妃宫门楼上的“天妃宫”以及“锚泊瀛涯”石雕上的“刘家港”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因为对梅花情有独钟,从爱梅、赏梅到画梅、种梅,朱屺瞻把自己的画斋命名为“梅花草堂”。如今,梅花草堂位于浏河公园内,是一座具有田园风格的江南建筑。门前有一个日军空袭留下的炸弹坑,蓄水为池,后来画友姜丹书命名为“铁卵池”,以志不忘日寇侵华战祸。为了建好“朱屺瞻纪念馆”,古镇把原来画斋的“一进一院”扩大为现在的“三进二院”。前厅为来宾接待和办公区域,中厅为多功能展示厅,后厅为梅花草堂。草堂前有一尊朱屺瞻的塑像,笑容慈祥,老当益壮。草堂里依当年原样复制,整饬中透出古朴,寂静中彰显典雅。讲解员告诉我们,草堂西门外的一株百年紫藤树,相传为朱屺瞻少年时亲植,现已婆娑繁茂,夺人眼目。

1936年,朱屺瞻邀潘天寿、姜丹书、金维坚、吴茀之、张振铎至梅花草堂雅集,吟诗作画,研讨艺事,欢聚数日而散。日后又征集海内名家王一亭、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丁辅之等所作梅花草堂图,汇为一巨册。这是继王羲之《兰亭集》之后,又一文人雅趣的范本。

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因病去世。我们看着陈列在纪念馆里的一件件绘画作品,笔墨厚重朴实,好像还在诉说着主人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物理女王”的桑梓情

吴健雄以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物理女王”的桂冠。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第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这位风华绝代的女科学家的一生,就是以自己的坚定与执着、大胆与细腻、从容与优雅,在无限爱和炽热情的不断推动下,书写了举世瞩目的人生华章,就像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父亲吴仲裔。他是一位思想开明、具有远见卓识的达观人士。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应以“英雄豪杰”取名。吴健雄排行第二,考虑到是女孩,也可以另取佳名,但吴仲裔觉得女孩也应该不让须眉,要胸怀男儿志,最终还是遵照族谱行辈,取了“健雄”这个非常阳刚的名字。吴仲裔多才多艺、兴趣广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对女儿的人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为了让吴健雄能够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他自己动手装了部矿石收音机;平时一有空,他就给女儿讲科学趣闻和科学家的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田里早早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他还经常带女儿到镇上的天妃宫去玩,寻觅郑和航海事迹碑,在不经意中激发起吴健雄的科学兴趣、探索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个是叔父吴琢之。1914年,吴琢之入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19年,他投身五四运动,率领群众上街示威游行,发表声讨卖国政府的文章,遭军阀段祺瑞政府悬赏通缉,在蔡元培的帮助下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贝利埃汽车制造厂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陈延年、陈乔年等旅法共产党人。1925年回国后,吴琢之先后受聘于沪太长途汽车公司、浙江省公路局、江南汽车公司。1936年,他主动资助侄女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让吴健雄能够有机会师从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界巨擘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南京市公交公司副经理、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吴琢之与吴健雄夫妇在香港九龙饭店团聚。吴健雄每每回忆起当年叔父的慷慨解囊和鼎力相助,总是深怀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

第三个是丈夫袁家骝。也许是“物理女王”桂冠上的明珠太璀璨夺目,以致吴健雄身旁的丈夫袁家骝博士显得相形见淡。其实,袁家骝也家世显赫,他系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公子,并且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物理学家。他与吴健雄是在伯克利读书时认识的,吴健雄才貌出众,气质典雅,平时爱穿中国高领旗袍,更显女性的柔媚,如众星捧月一般,是男生们争相追逐的校花,但袁家骝却总是不慌不忙,凭着自己的真心、细心和耐心,最终赢得芳心。1942年5月30日,在吴健雄3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们在诺贝尔奖得主密立根教授的家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袁家骝恪尽丈夫的职守,练就十八般武艺:洗衣、吸尘、带孩子以至下厨。他尽可能地让吴健雄全身心从事研究,同时也没有耽误自己的研究成果。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遵照本人遗愿,叶落归根,魂归故里。1998年,吴健雄墓园在浏河镇明德中学校园内建成,吴健雄被安葬在此。2003年,袁家骝逝世,也合葬于此。

为什么吴健雄选择安葬在明德中学内呢?当地人告诉我们,明德中学源于吴健雄父亲吴仲裔在1913年创办的明德女子职业学校。“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以“明德”为校名,旨在崇德、扬德,培养德才兼备人才。1923年吴健雄在这所学校读书,这里是她人生旅程扬帆起航的地方,她对这个地方充满深厚的感情。1984年10月,她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时,独自捐建了明德学校紫薇楼。她平时生活非常俭朴,却慷慨解囊在母校设立“吴仲裔奖学金”,不遗余力地捐出了近100万美元的巨款。由此可见,她自己最终选择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守护时刻挂念的故乡,也是对人生起点的刻意纪念。更重要的是,现在位于明德中学校园内的吴健雄墓园已经成为一种探索精神的象征,时刻激励着同学们刻苦学习、献身科学、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吴健雄墓园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经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修改审定。墓园由东、中、西三个部分组成。东部矗立着一个环形照壁,分别由八垛由低而高的照墙组成,象征着吴健雄不断勇攀科学高峰的艰辛历程;八垛照墙高低各相差50厘米,喻示着吴健雄享年85岁。照壁上刻有杨振宁亲笔题写的“吴健雄墓园”五个石绿色大字。墙上还嵌着六幅巨型汉白玉浮雕,分别为“浏河的童年”“伯克利深造”“曼哈顿计划”“对称性革命”“核物理女王”“永恒的情怀”,高度浓缩了吴健雄的一生,也记载着她为物理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瞻仰平台,用褐红色花岗岩铺成,间或用黑色花岗岩进行划块,肃穆端庄,典雅大气,有一种错落有致的和谐之美。这里可以同时容纳200人进行瞻仰吊唁。

西部为墓园的主体部分。墓穴安置在直径9米的水池之中,墓穴外部是一个呈斜面的花岗岩圆柱体。在其斜面上镌刻着《吴健雄》一书作者江才健题写的墓志铭:“这里安葬着世界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她一生绵长深刻的科学工作,展现了深思力作和真知洞见;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入,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她的入世、优雅和聪慧,辉映着诚挚爱心和坚毅睿智。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水池中间有两个石球,接通电源后,它们会缓缓随着水流分别进行顺向和逆向转动,象征着吴健雄通过钴60-β衰变实验来验证杨振宁、李政道“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模型。据说这一设计来自李政道的创意,他还亲笔为此撰写碑文:“按宇称守恒定律,凡是两个左右完全对称系统的演变应该是永远左右对称的,这似乎极合理的定律于1957年正月被吴教授钴核子衰变实验推翻了。这建筑中两石球象征两个左右对称的钴核子,而其衰变产生的电子分布由水流代表,它们是不对称的。谨以此纪念吴健雄划时代的重大科学贡献。”

“看见乡愁”的风景点

浏河古镇,大江壮阔,海潮汹涌,水天交接,沙屿归帆,港口兴隆,庙宇壮丽,街市繁华,双桥卧波,镂云刻月,善移我情。漫步在这里,历史近在咫尺,记忆触手可及,记得起乡愁,看得见乡愁,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是满满的往日时光。

从天妃宫牌楼沿滨河街往西近百米,便是老浮桥。当年海运繁盛,浏河两岸民户稠密,夹河而居,仅有几处渡口沟通两岸,商民十分不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浏河镇绅商筹资,建造了一座横跨南北的铁索木桥。因为走在上面总有些晃晃悠悠的感觉,所以一直被称为“浮桥”。1934年,当时的浏河镇长黄颂声出面筹资30多万元,将其改建成一座钢混结构的五孔新型大桥。该桥虽时尚现代、宽敞稳健,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它“老浮桥”。

紧挨老浮桥的是水带桥,它也是浏河镇最古老的石桥。两桥相交,构成了“L”形结构。“一轮明月东方升起,照亮双桥风光美丽”——双桥望月,就是这里浓郁乡愁的诗意表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经典诗句映照着款款深情,字里行间满布了皎皎月光。每当明月升起,波光桥影、水月相映,无论是在老浮桥上,还是在水带桥上,都可以看到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可以看天上的水中月,也可以看水中的天上月,两桥旁边都会依偎着一个月亮,一边一个月,两边一个情,不管是从老浮桥看月中月,还是从水带桥看月中月,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现在眼看就要到八月十五了,天上的月儿也渐渐地圆了,我们兴致盎然地徘徊在三步两桥之间,步步有月,时时有情,“今生今世只盼望与你相遇在廊桥”,但愿中秋月,我能等到你。

在古镇,我们去了许多游客必到的地方,也希望能够去许多游客未到或少到的地方。当地人建议我们到新塘管理区去看看,那里还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杨将军庙。杨将军究竟何许人也?为何在这里还有关于他的宏大庙宇?当地人回答说,他们也不知道杨将军的全名,好像历史上也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在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北方蒙古势力衅兵于江淮间,大举伐宋,情况危急,刻不容缓,宋理宗迅速调遣杨将军前去迎战,杨将军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纵横疆场,所向无敌,将敌人彻底挡在了铜墙铁壁之外,未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只是自己身负重伤,医治不愈,不幸牺牲。乡民闻之,无不垂泪,他们敬佩英雄事迹,感恩救民之情,隆重将其收葬入土,并勒石记之。据《新塘志》记载,杨将军墓位于新塘东陆窑塘畔(今斑竹村)。到了明初,当地名士陆松旦偶见此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赶紧立庙祀之。乡民们对此奉若神明、趋之若鹜,凡有沉疴积疾以及危困者,都来祈祷神灵,每每应验,因此香火日盛;后因战火被付之一炬。古镇于2011年3月在被毁的原址上重建杨将军庙,规模是原来的近5倍,仿明代庙宇结构,殿堂高大宽敞,殿内正中供奉着香樟木雕杨将军彩绘像一尊,永垂观世慧眼,伸手扶贫济困。我们知道庙宇的价值是人们对崇敬之人内心之情的有形化和具象化,所以一走进去,肃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

阅兵台离镇区不是太远,大概只有半小时的路程。据《乾隆二十三年建造阅兵台记碑》载,当年因浏河口海防艰险,太仓知州王镐奉旨于河口南侧故宋将台旧址内侧江堤上,用巨石砌成高台,操阅水师,所筑高台时称“阅兵台”。不久,因饱蚀海潮风雨,阅兵台坍塌,遂为废墟。太仓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重建阅兵台,由兵台、炮台、厅堂、碑刻四部分组成。

由此可见,阅兵台最早的版本是南宋的点将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命令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统帅水师驻防娄江、长江口一线,以防金兵进犯。韩世忠来到这里,筑点将台,建演武厅,校阅水师,训练水师,扩充水师,一年时间,成效显著,水师从原来的3000人扩大到8000人,新造战船20艘,都采用了先进技术,似箭如飞。韩世忠后来在黄天荡大败金兀术15万金兵,应该说,与此时奠定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

但更多人认为,这里是大明戚继光抗倭阅兵之所。余秋雨在《霜冷长河》中说:“长堤外是浩阔的长江,往东不远,有一个古老的阅兵台,是戚继光留下的遗迹……”据说明世宗时,日本海盗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把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克敌制胜。戚继光兴冲冲地上任后,发现这里的士兵军纪涣散、精神萎靡、难堪大任,当即决定建阅兵台,重新招募,重整旗鼓,整肃纪律,加紧训练,很快就培养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威武新军。他们个个身披盔甲、手持刀枪,胸有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倭寇骚扰到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一直打到倭寇鬼哭狼嚎、狼狈逃窜。“戚家军”因此威名赫赫,声震寰宇。

江海之地,在水一方。这里有大浪淘沙、壮怀激烈的英雄之梦,有高天大潮、巨轮长堤的豪迈之情,有新老浏河、澛漕古河的柔雅之美,也有小桥流水、亭阁台廊的温婉之韵。六国码头,老街夕照,湿地长桥,江亭潮月,美食之乡,水音桨声,淡墨轻岚,山水气韵,娄东画派,誉冠八方,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风在这里走过,雨在这里走过,历史在这里走过,历经沧桑而青春勃发,笃志弥坚而目标高远。浏河镇就像一颗镶嵌在长江之滨、东海之畔的宝石,晶莹剔透,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