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屿洞天岩(长乐猴屿洞天岩)

作者 刘晓辉

坐落在长乐猴屿的洞天岩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山上石洞幽邃,绿荫如盖,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

  猴屿屏山寺山门呈扇形的门楼上建有城垛的城墙,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一段城墙昭示着明朝倭寇侵扰,猴屿乡民不忍强盗蹂躏,与戚家军奋起抗倭的尘封数百年悲壮历史。

锦屏。

  熨心石 —— 因似熨斗状而得名。

  “鼓岩”之上,一条岩缝中竟然长着两棵品种不同的连根大树,一株榕树,另一株不知树名,著名书法家沈觐寿先生生前在岩上留下题刻“一岩两树,同根并茂”八个大字。

  诸多的岩洞,“状元洞”、“仙人洞”、“蝙蝠洞”、“涌泉洞”等。有的迂回曲折,步步景生;有的洞中套洞、洞上叠洞。

屏山寺位于猴屿村的东南部,因山间有一巨石,如屏拱立,得名屏山。南宋吏部尚书郑丙寄情于屏山的碧水丹山中,遂以岩为屏,倚山建寺,取名屏山寺。

  猴屿岩中心建筑是屏山寺,为宋朝孝宗年间创建。

  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仰佛堂等皆依山而就。

站在山顶上,典型的江滨风光尽收眼底。

  今年少雨,上游泉源都枯竭了。

  岩石上烙下的脚印

  返榕途中经过“金钢腿”!

  “金刚腿”位于长乐的石龙山壁之下。山麓一直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形如金刚天王的大腿,故被称为“金刚腿”,十分形象。

闽江在此自然形成的两段不同颜色的江水。

“吴航书院”。

“郑和下西洋”广场。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开洋之地,当年庞大舰队屡次驻扎于此,伺风下海。郑和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永存。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