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
长寿山风景区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系燕山余脉,最高峰鹦鹉峰海拔657.1米,景区占地面积13.34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长寿山风景区建于1987年,这里峰峦叠嶂,溪水潺潺,奇峰苍翠,怪石嶙峋,树深林密,古木参天,谷地平坦,药草遍地。
后石湖山花岗岩体地貌原生景
后石湖山花岗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晚侏罗世孙家梁组中心式火山喷发的破火山口之中,属燕山三期侵入的花岗岩体。长寿山景区是结合后石湖山花岗岩体地貌奇峰异石的特征,运用雕刻、书法、建筑、园林等中国的传统艺术手法而建造的一处人文景观。整个景区以长寿河河谷自然景观为基础,集山、石、洞、窟、溪及中草药于一身,以长寿延年为主题,弘扬中国的传统医学。
药王岭
药王岭中以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古代名医雕像为主体的“神医石窟”是由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和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傅天仇教授创作设计,而苍劲雄浑的“神医石窟”摩崖石刻则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先生手书。
此景集中医学、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是依山就势而造的人为景观,让人在领略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和炎黄子孙聪明才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石窟巍峨挺拔、气势雄伟的独特风格。
寿字碑林
寿字碑林,山首高昂耸立,山脚异石叠垒,在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怪石上镌刻着不同朝代、不同字体、阴阳字形式各异的“寿”字,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之“寿”字书艺大全,组成“寿”字碑林。有唐、周、宋三朝,李世民、武则天、赵构的御笔,有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范成大,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张弼、祝允明百家书风,以及当代黄绮(黄庭坚三十二世孙)的墨迹。这些不同风格的“寿”字书艺,点缀在长寿山奇峰异石之上,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画卷。
“长寿山”摩崖石刻
上图:长寿山景区内孙墨佛题写的“长寿山”摩崖石刻
“长寿山”摩崖石刻三个字,全高17.17米,其中寿字高6.2米,笔力苍劲,气势夺人,神态如生,仙意似动,又饱墨浓意,力透石碑,为素有“南仙(苏居仙)北佛”之称的书坛巨匠,百岁老人孙墨佛先生的封笔之作。石刻后面的小山称为牛头峰,块石垒垒,上面两块悬石有一触即倒之危,高者为“人石”,低者为“钟石”。横亘在其中的山是形如卧牛的黄牛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长寿山的美景掩藏其后。
长寿山景区内还存两处摩崖石刻:“层峦叠嶂”和“范墨流香”。“层峦叠嶂”系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题,在此放眼四望,险山峻岭,层层叠叠,起伏相间,百态千姿,山形树影,近壮远秀,一并入目,该题是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范墨流香”为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北山左营副总兵王进科命人雕刻留下的,有与山河同在、留名千载的个人功利意味。然而时光流逝,岁月剥蚀掉原有意义,在今天,这“范墨流香”意随笔到、笔随势生的动感,与巨石和水痕浑然一体,成为游人的观赏对象。
悬阳洞
悬阳洞的传说
在山海关城北群山中有座挺秀的黄牛山,顺黄牛山沿石阶曲径而上,在树木掩映之中,有一天然石洞,高十三米,宽十四米,深三十七米。洞内侧有一小洞穴,拾阶而上,渐渐狭窄,直到黯然无光,伸手不见五指。再向前行不多远时,忽见一道日光直射洞内。仰面而视,哦,原来洞顶有两个孔,如聚光灯高悬其上,此景称“悬洞窥天”。再向前行,还有一佳景更使你惊喜:洞顶有一股泉水滴落在一石盆内,叮咚作响,清脆悦耳,上称“天井”,下称“地盆”,这一景色更为此洞增添了神秘感。
传说,有一年盛夏,铁拐李和何仙姑云游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奇峰突兀,古木参天;石头千奇百怪,各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便落下云头,一边登山,一边赏景,山间百鸟齐鸣,鲜花烂漫。忽然发现密林中有一条曲径直通古木掩映的天然石洞,二人十分高兴,便一前一后沿石阶向洞穴走去。哪知这个洞越走越黑,闷得人简直喘不过气来。于是,铁拐李扬起拐棍用力向上点了两下,只听“唿”地一下便露出了两个孔,顿时,太阳直射进洞内。二人沿洞口走出,原来已经到了山顶,真是一奇洞。铁拐李为这次云游此处能给这天然石洞留下点东西而感到十分得意。何仙姑见他那得意的神情,也想给此洞留下点自己的东西,可一时又想不出留什么,心里十分懊恼,不禁自问道:“我留什么呢?”
猛地,她想到这山上没有泉水,我何不在此洞中点化一个泉眼,造个地盆,这该是我何仙姑留下的佳景吧。
何仙姑一高兴,就把乌发上的荷花摘下来,向洞顶一抛,只听“唿”地一下,洞顶便出现了一个泉眼,荷花落地砸出一个“地盆”,泉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地盆里。一会儿,这个地盆就溢满了清亮亮的泉水,散发出一股扑鼻的芳香。
这时,铁拐李方知何仙姑点化的是圣水,于是,铁拐李对何仙姑道:“我们把这圣水分给游人一杯解渴如何?”
何仙姑连连说:“好啊!好啊!”
于是,铁拐李装扮成一个手持云帚的游方道人,何仙姑装扮成个道童,二人高声叫道:“这有圣水,喝了可以祛病延年,游人快来喝呀,每人一杯,来晚了就没了。”
在这盛夏游山的人早已口干舌燥,一听说有圣水,就“呼啦”一下把铁拐李和何仙姑围个水泄不通,争先恐后地来喝圣水。何仙姑一杯一杯把圣水递给游人,游人接到圣水就咕嘟一下喝下肚去,没有一个人把圣水带回去孝敬老人。
铁拐李和何仙姑看了非常生气,觉得人间私心太重,何仙姑又把圣水点化成一般的泉水了。刹时,泉水失去了浓郁的清香。
这时,只见打远方跑来一个小伙子,气喘嘘嘘地说:“师傅,听说这有圣水,能祛病延年,能不能赐我一杯孝敬‘老母’。”
铁拐李听了小伙子的话,心里一阵惊喜,试探地说:“这圣水你怎么不自己喝呀!”
小伙子说:“老母卧病多年,给老人治病要紧,我怎舍得喝呀。”
铁拐李和何仙姑见小伙子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便将仅剩的一杯圣水递给小伙子说:“你老母喝了这杯圣水,病马上就会好的。”
小伙子把圣水端回家来给老母亲喝了,说来也怪,只见老母亲病弱不能下炕的身子一下子硬朗起来,一头白发变得乌黑乌黑的,母子非常高兴。老母亲对儿子说:“儿啊,这圣水一定是仙人赐给的,快带我拜谢仙人。”
母子二人来到黄牛山上一看,哪还有什么仙人,只见洞顶有一股泉水溢出,一滴滴落在地盆内。原来黑呼呼的石洞出现了两个孔,太阳如两盏聚光灯直射入洞内,悬阳洞由此而得名。
据说,铁拐李和何仙姑见世上还有孝子,便将这胜景留给了人间。
悬阳洞
悬阳洞有“山海第一景”之誉,这里奇峰突兀,怪石峥嵘,古木蔽日,流水漫衍。洞上北有“人石”睥睨群山,南有“钟石”,宛似空悬。它是我国最大、世上罕见的花岗岩山洞,幽深曲折,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上有孔。洞长117米、高14米、宽13米、进深37米,穹然中空。
洞内原建有三层阁楼一座,龛内原供神像,洞后壁中塑释迦牟尼像,旁塑十八罗汉。建于明万历年间。洞内石壁平滑,苍苔遍布,两侧岩壁上刻有“悬阳洞”“万古流芳”“别有洞天”“地海天视”“一窍通灵”“洞天福地”等摩崖石刻多处,石刻年代为明崇祯、清雍正年间。洞内现在还较完好保存有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朱洪范《悬阳洞》诗碑,以及《观音洞诗碑》和《悬阳洞造钟碑》。
上图:清末山海关悬阳洞内佛像
上图:1907年山海关悬阳洞
悬阳洞最为让人称奇的是,洞中有洞,当游人走进洞内,抬头可看见左侧上方还有一个洞。你顺着宽大的岩洞向里走去,拾阶而上的石阶越来越陡,岩洞越来越窄,光线越来越暗。就在伸手不见五指时,一道阳光从洞顶上直泻下来,把黑幽幽岩洞照得一片明亮,可又只能见到阳光看不见洞外的天地,犹如悬日洞内,奇情异趣,引人入胜。走出洞来,攀到山上,却怎么也找不到透进阳光的洞孔。据县志记载:“洞顶有穴,日光悬照,然后山上迹之,终莫得其穿漏之处。”悬阳洞因此得名。穿过洞穴又有一洞,上刻“胜境”二字,洞内滴水有声。沿着石阶而上就可到达后洞出口,洞口两棵树龄五百余年的苍松拔地而起,对峙而立,威威凛然,直插云霄。
来源:秦皇岛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