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成(全身心投入)

作者:阮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邢小利(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为书写人民的“创业史”,深入农村,与农民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甚至与村民一起进山割竹子,实地体验生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重温柳青的创作经验,相信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仍有重要启示。

本文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今年从档案馆中新发现的材料,如与柳青熟悉的当年的区委书记孟维刚写的关于《创业史》人物原型考,原型居然达104人之多,作品中所写村堡、城镇、地名等,也皆可与实际村、镇及地名一一对应,以及《创业史》当年在《延河》发表的翔实材料等,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创业史》由萌生念头到创作和发表的全过程。

写一部史诗性的三卷本或四卷本的长篇小说,是许多作家的梦想。追溯起来,柳青很可能在1951年访问苏联时就萌生了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这一年的10月22日至12月23日,柳青随中国作家访问团出访苏联。11月14日,代表团冒雪参观位于雅斯纳雅·波良纳的列夫·托尔斯泰故居。“参观后,代表团推举柳青代表大家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题词,表达中国作家对托尔斯泰的景仰热爱之情。”(胡可:《中国作家代表团1951年访苏始末》,《新文化史料》1994年第6期)柳青在留言簿上写的具体内容无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写的是他所理解的托尔斯泰,以及托尔斯泰给予一个作家的启示。托尔斯泰居于乡间、与人民亲密接触的生活方式,对柳青颇有触动。柳青认识到,与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在共同环境中生活,对作家来说应该是最佳选择。

柳青在皇甫村家中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回国后不久,柳青就回到了家乡陕西,并安家于皇甫村。肖洛霍夫也是柳青崇敬的作家,肖氏的史诗性作品《静静的顿河》四部曲和写苏联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对柳青都深有影响。访苏期间,柳青执笔,与孙犁、康濯、马加联名给肖洛霍夫写过信。显然,访问苏联,对柳青启示和影响巨大。像托尔斯泰那样生活在故乡,像肖洛霍夫那样写史诗性作品,写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农业集体化生活,柳青心中已有初步构想。

纵观柳青的创作实践及其作品,当代性是柳青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大特色。写身处的时代,写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自己亲见亲闻亲自体验过的生活,是柳青作品的鲜明特点。

1952年5月,柳青回到家乡陕西,打算写一部反映即将开始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品。他最早的计划是,用4部体量的长篇小说来展开中国如何从旧时代走向新的时代,同时在新的时代的巨大改革与变迁中,写时代变化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又通过人的心理与行为来揭示时代的变化。为了熟悉生活和人物,他在其组织关系所在的中共中央西北局读文件,以了解新中国成立3年来西北的情况,又在西北局党校参加整党工作并做调研。同年9月至1953年3月5日,柳青曾短暂担任长安县委副书记,分管互助合作工作。3月6日,柳青借住在神禾塬南畔的常宁宫(时为西北局干部疗养院),结合他回家乡近一年来的所见所思所感,写作一部小说,这就是70多年后(2024年)才面世的《在旷野里》(原稿没有取名)。这一年的10月7日,柳青断然放下这部未竟的长篇,在括号里注明“未完”二字,从此束之高阁。

时代在巨变,世界在巨变,生活在巨变。也许是柳青对笔下这部尚未命名的作品中的人物何去何从颇费踌躇,也许是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翻天覆地的中国农村农业合作化运动,新的生活令他更为振奋,柳青决定放弃继续写作这部未完成的长篇,重新调整自己的创作计划,以全部精力来写农业合作化,以全副热情来歌颂“新事物的诞生”(《新事物的诞生》为柳青1953年写的一篇特写名)。

柳青关于《创业史》最初的创作设想,从该作出版时的内容提要可以看出。1960年5月,《创业史》第一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付印前,编辑拟了一个“内容提要”,其中说:“此书着重叙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从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写到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全书将由本社分部分卷出版。”柳青看后,重新拟了一个“出版说明”:“《创业史》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着重表现这一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全书分4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第三部写合作化运动高潮;第四部写全民整风和大跃进,至农村人民公社建立。现在出版的第一部是全书的开头部分,而不是一部完整独立的小说。贯穿全书代表各方面的主要人物,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革命这一中心,大部分已经出现或提到了,但矛盾斗争还在酝酿阶段,有待于逐步展开。全书将由本社分部分卷陆续出版。”由此可以看出柳青当年对四部曲的《创业史》的全部构想。

在柳青到长安县任职并深入生活之时,波澜壮阔的农村合作化运动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开展,柳青把这个运动写入了《创业史》。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从1949年10月起至1956年,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3个阶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也叫农业集体化。1949年10月至1953年为第一阶段,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为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为第三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到1956年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此后,从1957年到1958年,这个运动不断向前发展,1958年10月全国农村又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制度在中国农村一直实行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被“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柳青动笔写《创业史》的时间是1954年春。《创业史》第一部写的是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的是试办初级社。1952年的年底,皇甫乡当时的互助合作运动还处在互助组的最初阶段。1954年的3月10日,柳青所生活的长安县王曲区(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才宣告成立,这是在《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人物王家斌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的,也是长安县第一批建立的第1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看到,柳青基本上是紧跟生活的脚步写作的。这样写的优势是作品能有比较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

柳青(左)与饲养员在一起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动笔写《创业史》第一部之前,柳青东奔西走,深入长安县各地合作化的先进村社,调查访问,分析研究,并以饱满的热情写了多篇报告特写。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收文8篇,除最后一篇是写苏联访问观感外,其余7篇都与农业合作化问题有关。如1953年夏创作的特写《新事物的诞生》,写1950年至1953年长安县西王莽村建立互助组、合作社及其领导人蒲忠智的事迹;1954年3月创作的特写《灯塔,照耀着我们吧!》,写在皇甫村王家斌互助组的基础上,在长安县建社工作组和柳青的一致努力下,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从这些散文特写,一方面可以看到柳青当年是如何深入农村基层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柳青当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同时,《皇甫村的三年》也可以看作是柳青为写《创业史》的一个必要的准备。而1955年写的《王家斌》《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1956年写的《王家父子》等,都可以看作是《创业史》的“前史”或“本事”。

要写一部长卷本的史诗性的作品,必须得有一个合适而且稳定的写作地点。

柳青为什么选择住在皇甫村?他1956年在皇甫村写的一份《自传》中,透出了他的一些想法:“我今年整四十岁”,“内心非常沉重,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进步太慢,而艺术的道路越走越艰难”;“我这二十年东奔西跑,不曾在一个地方稳住。假使我1945年不要到东北去,也许我会写得好一点。到处跑,哪里也不深。1943—1945年,在米脂的三年较深,可惜思想水平太低,没有把生活表现好。我现在的志愿就是在这里住下去。一边生活,一边不急不躁地把这本书尽我的能力写好些。如果我再东奔西颠,一辈子也写不好”(蒙万夫等编《柳青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找一个地方“稳住”,这是柳青的想法,而皇甫村就是这样合适的地方。为什么?早在1952年12月,柳青到王曲区皇甫村参加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发现“这个在滈河边上号称十里长的大村子,有一个在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显示过坚强力量的党支部;虽然很多党员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退坡思想,经过整党教育也大体上克服了。”(柳青《灯塔,照耀着我们吧!》,《皇甫村的三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看到有这样一个“坚强力量的党支部”,又看到皇甫村当时的互助合作运动还处在互助组的最初阶段,便于从头参加整个运动的全过程,柳青于是决心把这里作为自己的生活根据地。“经历全过程,全身心投入”,这是路遥后来从柳青身上总结出来并学到的人生经验和创作经验。

1955年春天,柳青把家搬到皇甫村罗家湾的中宫寺。中宫寺是一座古旧的破寺,约建于清代,地处常宁宫东,位于神禾塬南畔半崖一个台地上,北靠神禾塬,南望是秦岭之终南山,下边滈河(《创业史》中的汤河)自东南方向流来,又自东向西流经皇甫村南,视野开阔。柳青把这个破寺略加修葺,便搬了进去。寺内一大一小并排两个庭院,柳青住在靠里边的院子里,有3间正房,用于写作。住下后,柳青在门前自题一副对联:门对终南志比高,宅旁滈河人竞勤。

用长安人的话说,这是摆开阵势,要好好写《创业史》了。

柳青创作《创业史》始自1954年春天,时年38岁。那时他还住在常宁宫。写《创业史》的想法形成于1953年,最初的设想是写3部,后来变为4部。居住在常宁宫时,柳青的生活和写作规律是:清晨,起得很早,常到滈河边散步,在村子里转悠,和农民拉话。上午,在常宁宫写小说。下午,常到滈河南面的胜利合作社看社员劳动、开会。

1955年春住皇甫村后,柳青在实践中探求把生活、学习和创作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途径,逐渐形成一套严谨的生活规律。“清晨,他一般都起得很早,起来后就到田间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十点以后,吃过早点,他就关起大院的门,开始一天的写作和学习,直到下午二点。这段时间,人们一般是不去打扰他的。午饭后,看过新到的报纸和读者来信,他打开小院的门,家里就渐渐活跃起来——当地人知道了他的习惯,就在这个时候找他。他也常常到稻地中间的茅棚里去和人们闲谈,区上、乡上的干部也经常到中宫寺去给他汇报情况,商量问题。”(蒙万夫等编《柳青传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事实上,早上10点吃早饭,下午两点多吃午饭,不仅是柳青个人,也是长安县农村包括皇甫村农民的生活习惯。

《创业史》第一部1959年4月首发于《延河》杂志 图片由作者提供

柳青体验生活、了解人物的方式多种多样。逢王曲镇“三、六、九”集日,柳青都上集。他提着竹篮子,篮子里放着酱、醋、油瓶子等,戴着草帽,穿着跟老农民一模一样,走到皇甫什字,等上几个上集的老汉,然后一块边说边走。到了王曲镇南街供销社门前,他故意地挤着排队,并和排队的人交谈,问这问那。到了跟前又借故不买,重新跑到后面挤。有时还与一些人争执:“我在这里站着,你为啥要站到我前头?”他每逢上集都是用大半天时间,用意不是排队买东西,而是为了熟悉生活,观察群众的心理活动,倾听排队人群对组织互助组、建立农业社的议论。有时也买东西,买完后在王曲街道上和群众下棋,屁股下垫块砖头,戴着草帽。和他下棋的有各种人,其中有新中国成立前的国民党军官、一贯道坛主等。有乡干部到区上向区委书记孟维刚反映:“柳书记常教我们要划清阶级界线,他却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大街上下棋。”孟维刚郑重其事地把大家的看法告诉柳青,柳青说:“我知道了,那些人棋艺高,下的好么,我跟他们学哩,以后不下了。”又解释说:“我和他们下棋,主要看他们与城里知识分子、干部有什么不同。”

他也找重点人物聊天。1955年春节,柳青邀请皇甫村的王家斌和王曲区委副书记董廷芝一大早来到家里,以糖果、点心和饺子招待,对他们说:“咱今天是这样,吃一天,说一天,你两个给我说,我光听。随便说,凡你们记得的事都说。”

柳青早前就见过王家斌,感觉他有一股子庄稼人诚厚、朴实的气质,见了上面来的人也沉稳、持重,感觉这人不简单。后来通过谈话,他对王家斌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这以后,他把对互助合作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王家斌互助组的培养上,几乎天天都要蹚过滈河,走二三里地,到王家斌的互助组去,和他们一起商量随时出现的问题。他要用王家斌互助组的事实,推动全乡、全区的互助合作运动。同时,他也仔细地了解这些庄户人各自的身世和家史,体察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选定他们作为自己将来创作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的原型。

据相关资料,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写作过程是这样的:1954年底,《创业史》第一部初稿写完;1955年9月,开始修改《创业史》第一部,写第二稿。这时柳青感到最困难的是题叙,于是下功夫调查王曲一带的历史。1956年,是柳青创作最紧张并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他食不香,睡不宁,变得又瘦又黄,长了一身黄水疮。他后来对人说:“那才真是脱胎换骨,狼狈极了,这是我创作上最艰难的一年!到了1957年就转机了,终于闯过了这一关。吃饭,饭香了;喝茶,有味了;人也胖了。”1957年3月,《创业史》完成第二稿。之后,也是这一年,关于如何更艺术地表现生活,柳青遇到一些艺术手法上的问题,他大半年没有动笔,对艺术手法问题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1959年4月,历时六年、四易其稿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稻地风波》在《延河》4月号开始连载。从8月号起,改题为《创业史》第一部,该期《延河》有一简短说明:“从本期起,柳青同志接受读者的意见,取消‘稻地风波’书名,仍叫‘创业史’第一部。”连载内容分别为:4月号载‘题叙’和第一章至第六章,5月号载第七章至第十三章,6月号载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7月号载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8月号载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9月号载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六章,10月号载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章,11月号载‘第一部的结局’。”至11月号全部载完。文末注明完稿时间是“1959年10月3日下午4时”。

值得一提的是,《延河》初刊《创业史》第一部《稻地风波》时,前边共有4段引文,一是毛泽东的话:“社会主义这样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二是“乡谚”:“创业难……”三是“中国农村格言”:“财产使弟兄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四是有一个“摘自作者的日记”:“这不像长篇小说,也不是诗。我希望读者不那么计较形式。我实际上在编写很长的生活故事。模仿群众创作,取个书名叫《创业史》吧!”1960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出版该作第一版时,前边只录入了前3个引文,没有第4个引文。此后所有版本也都没有第4个引文。

《创业史》在《延河》连载的时候,柳青还为作品补写了梁生宝带人进南山割竹子的情节。1959年农历三月,王家斌等人要进南山割毛竹缚扫帚卖钱,柳青说他也要进山看农民怎样割竹子。定下日子,王家斌带了11个社员从峪口进山,柳青和侄子刘保员骑自行车到王曲,又步行经大砭峪进山。来回5天,走了200多里路,柳青目睹了农民在峭壁陡坡割竹子的艰辛。根据这次实地观察和体验,柳青对第二十二章进行了改写,增加了约七八千字。《延河》初刊本这一章的内容是两大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创业史》初版本扩充为4大部分。原来的第一部分被扩改为3个部分,原来的第二部分有小改,基本维持原样,成为第四部分。由原来的第一部分扩改而成的那3个部分,题为《深山一家人》,刊《延河》1960年3月号,其中新写的部分即是《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二章增改的内容。

《创业史》选择在《延河》连载,柳青主要考虑的是修改方便。《延河》由作协西安分会主办,是“自家”的刊物,柳青住在乡下,编辑部不仅有专人来回取送稿子,而且发排后,他还可以在校样上再修改,见刊后也便于修改。有这样反复修改的便利,《延河》1959年11月号刚连载完《创业史》第一部,上海的《收获》杂志就于当年第六期刊发了修改稿的《创业史》第一部。1960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创业史》第一部单行本。在这部小说中,柳青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广阔而深刻地描写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表现了这一时期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农民群众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创业史》第一部后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朝鲜等多种文字,受到国内外读者的称赞。

《创业史》是长篇小说,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历史叙述。柳青的创作是与时代的发展同步的,他的创作也必然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创业史》第一部完成后,1964年前柳青基本完成了第二部初稿。后来,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修订再版了《创业史》第一部,改定出版了《创业史》第二部上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在《延河》连载了下卷的前四章(1978年《延河》第2期连载第二部下卷第十四和十五章,第3期连载第十六和十七章)。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1958年3月,柳青写成中篇小说《咬透铁锹》,刊《延河》当年4月号。1959年11月,陕西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单行本时,柳青又改名为《狠透铁——1957年纪事》。柳青在辞世前说:我来不及完成《创业史》了,我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基本反映在这篇小说中。

1978年3月20日,柳青应邀在《延河》编辑部召开的一个创作座谈会上作了题为《生活是创作的基础》的发言,其中谈到他关于创作的两个著名观点,“三个学校”说和“六十年一个单元”说,发言刊《延河》1978年第5期,文后有一个“编者附记”:柳青谈的“三个学校”,1962年就“作过详细的论述”,“生活的学校”就是社会;“政治的学校”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方针政策;“艺术的学校”就是向古今中外典范、优秀作品学习。“三个学校”中,生活是最基本的“学校”,“生活培养作家,生活改造作家,生活提高作家”。柳青是一位重视生活同时也深入生活的作家,由这个关于“三个学校”的阐述,可以见出他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认知,真是独到而又深刻。

关于《创业史》文本,本文不拟深入讨论,但是有关《创业史》创作过程涉及的问题,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笔者早年曾3次在陕西省档案馆阅抄柳青档案,以为柳青档案全在那里,今年得知长安区档案馆还藏有部分与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有关的档案,遂去阅抄。其中发现一份孟维刚于2006年10月6日写的《读〈创业史〉笔记》,档案名为《孟维刚汇总〈创业史〉书中主要人物原型和生活原型对照表》,他对《创业史》中写到的人物、村堡和城镇、地名、树木、花草以及飞鸟,以表格形式一一对照,写出原型和原名。

孟维刚汇总《创业史》书中主要人物原型和生活原型对照表 图片由作者提供

柳青安家的皇甫村属于长安县王曲区,孟维刚当年任王曲区委书记,他跟柳青关系密切,对柳青笔下的人物与地名更是熟悉。孟维刚在他的《读〈创业史〉笔记》中说:“我于2006年2月至10月,通读《创业史》两遍,对书中所写的事实背景、情节、人物、地名,就我所知,在书上进行了注解,并对有活动的人物和有事实的地名进行了查对记录。据不完全统计,共写人物104人,村堡、城镇59个,地名共101个,树木19种,花草8种,飞鸟15种。”(长安区档案馆《柳青档案》)

此前一些研究认为,《创业史》中写到的人物,可能只是少数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如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有原型,或者是以若干原型人物合成,未料想经孟维刚一一对照并统计下来,人物原型居然达104人之多,小说中的人物几乎皆有原型可参照,而作品中所写村堡、城镇、地名等,也皆可与实际村、镇及地名一一对应。

由孟维刚“不完全统计”的《创业史》“共写人物104人,村堡、城镇59个,地名共101个,树木19种,花草8种,飞鸟15种”,而且皆有原型原地来看,柳青当年为创作这部作品,对“生活”的“深入”到了何种程度!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柳青当之无愧!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9日 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