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橙黄时节)

金秋十月,橙黄橘绿,正是西山最美的时候。特别是今年,夏日漫漫,持久高温,使本该中秋盛放的桂花,姗姗未开。国庆节后,连降数场秋雨,方使人体验到秋天的惬意。桂花开了,此时西山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当天的行程安排:上午去玩林屋洞,下午去堂里看雕花楼。

对于林屋洞,我是深有感情的。记得第一次到林屋洞,那还是1971年“大京班”排演《沙家浜》到西山作巡回演出之时。一天上午练功结束,几位演职员闻说林屋山下有“龙洞”,相邀前往察看。在数处摩崖之下,发现一个洞口。章本义、陈硕玺等数位活跃分子,立即找来手电,准备入洞探个究竟。当时正值初夏,穿衣不多,他们钻入洞中,好久都没出来。等在洞外的我们有些焦急,正考虑着营救方案……约莫半个时辰他们从洞中出来,告诉我们洞中很大,但手电筒不顶用,到了里边,没有反光,什么也看不见。必须扎好火把才能看清洞中的一切。既然没有火把看不到什么,我就没进洞,但这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数年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在苏州市文化馆的橱窗里看到一篇文章,说林屋洞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大禹在治理太湖洪患时累倒了,靠在一棵树下做起梦来。在黑衣仙长的指点下,他入洞拿到了“治水天书”,治水方案立即涌现。于是大禹领导民众开凿“三江”,迅速平息了太湖洪患……这林屋洞竟还附丽着这么动人的故事!更加深了我入洞探险的念头。

1978年枇杷成熟的季节,已在文管会工作的我,受命带领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历史系学生到西山作文物调查;总部就设在林屋山对面的石公小学,但我仍未能完成入洞探险的夙愿,因为此时的“龙洞”口,已经完全被淤泥封堵。我只能满山转悠,读遍全山。每天傍晚,还喜欢独坐山腰,听鸡鸭归巢、小狗轻吠,看日薄西山,村中飘起的袅袅炊烟。这是农耕文明的唯美图景,令人陶醉。故而西山文人将“林屋晚烟”列为“西山八景”之一,一直保持到今天。

如今,石公山和林屋洞成了太湖旅游度假区最耀眼的两颗明珠。今天故地重游,我心中自有说不尽的高兴与自豪!我们入洞、登山,摩读以前多次摩读过的胜迹,竟在旸谷洞口摔了一跤,也许是兴奋,也许是不慎,违背了“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原则。幸好无甚大碍,仅仅擦破了点皮。几位朋友在半山停下,我和另几位仍勉力攀爬、登顶。毕竟74岁的人了,脚力完全不能与四十多年前相比,但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服老是开创美好老年生活的根本!

登顶时我突然想起陆游的一首诗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以此比作人生,我正是橙黄橘绿之时!古稀之年还能为西山做些什么呢?去年我编著《古村的味道》一书,多次到过西山,并撰写了《堂里的魅力》《曾经的横山》《赏月石公山》《回望东村》《阴山的“奢望”》等数篇文章,发表于《姑苏晚报》,得到西山人的夸赞,不仅称我是西山的“最佳义务宣传员”,还发给奖金以资鼓励。今年七一,建党百年,金庭镇举办征文竞赛,我没有投稿而《阴山的“奢望”》却荣获了二等奖。颁奖之日,我又正好不空,后来几番邀请,才有了这次橙黄时节到西山!回望历史,这真是:挨骂在西山,受奖亦在西山!毕竟时代不同,人的思想、眼界都不一样。看到现在西山兴旺的旅游业,我无悔,更无怨。

(原载于《苏州日报》2021年11月01日 A08版)

作者:张志新 图片: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