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是怎样一个景点有哪些吸引人的历史文化)

天津石家大院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现已辟为杨柳青博物馆。它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镇(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岸边),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

杨柳青镇以木版年画和石家大院闻名天下,是4A级景区。

杨柳青年画历经四百年历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与向往。

石家大院

早在清雍正年间,石姓先人就从山东来到天津一代操团经营,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乾隆五十年,石家落户杨柳青,石家经营有方,家也逐步扩大。拥有万亩良田、银庄、当铺、布庄,不计其数。

石家大院不但建筑设计考究、做工精细,还收藏了历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杰作,以及天津泥人张、杨柳风筝等民间艺术品。民俗文化浓厚的石家大院,如今也是天津众多旅游景区中最独特的景区之一。

道光年间政府为防止民间作乱,不允许民间个人拥有两千亩以上的良田。于是石家将家业分给四子各立门户,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但是石家后人大多是纨绔子弟,虽有几个励精图治的,但是也不免家道中落。只有尊美堂依旧保持繁荣,成为津门大家。

门票

【实拍】石家大院门票

光绪十年,石元仕开始主持石家大院尊美堂,他努力结交豪强、地绅,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石元仕的妻子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侄女,石家大院更是名震津门,确定了他地主、官僚、资本家于一身的社会地位。

石元仕

垂花门

垂花门是石家大院的特色,在石家大院共有三道。其垂柱根据荷花的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在石家大院,贵客来此才走此门。

石家大院北高南低,这条甬道是一百米长,贯穿三个门楼,取“步步高升”“连升三级”之意。石板下是排水设施和下水管道。

中式门楼

该门楼是保存最完好的,顶上的石雕叫宝象花。

1875年石家大院动工兴建,两年之后基本完工。后来不断拆改和扩建,一直到1923年,前后共经历五十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了这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讲究的宅邸,可谓是煞费苦心。各式房屋278间,奢华至极。

西式门楼

门楼顶端刻有旗子,建于二十世纪初。

影视拍摄取景地

以杨柳青石家大院为取景地的影视剧有电影《活着》、电视剧《日出》《金粉世家》《刀剑笑》《非常公民》。

电影《活着》海报

电影《活着》里的赌场就是石府戏楼

石府戏楼正门

石府戏楼全景

戏楼

戏楼是石家大院三绝之一,在天津市内也颇有名气。它可以同时容纳下200个人一起看戏,宽敞的大厅内无处不见木雕和石雕装饰。一楼前排看戏的为男客,后排是堂客(女客),二楼是跑马廊,巡视之用。戏楼和客厅主体建筑当年耗银30万两才建成。

谭鑫培、孙菊仙、余叔岩等名角都曾于此演出。戏楼里生旦净末丑上演着春秋大义,大院里石家几代人上演着富商大贾的兴衰沉浮。石府戏楼是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戏楼。

这个戏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冬暖夏凉、音质好,不用扩音器就能让角落观众听得一清二楚。戏楼采光甚佳,通过屋檐的巧妙设计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动来调节光照与气温,再加上冬天脚下有地炉,和夏天青石砖发潮戏热的特性,所以冬暖夏凉。

婚俗展室

石府花院

石府花园有苏州园林之秀。

石家大院的木构建筑和家具都是楠、樟、柏等木材,石料多为大青细石。

石家大院砖雕

【网图】宝象花和五福捧寿石雕

杨柳青水局

杨柳青水局即民间消防组织,建立在乾隆年间。

民国七年(1918),石元仕七十岁生日,石府接朋引客,大摆寿筵,极尽奢华。不料次年,石元仕即背生溃疽,体弱已极,很快故去。其出丧规模,在杨柳青地区可谓空前绝后,所耗财资,难以计数。加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石家生意凋敝,地租难收,衰落之势初现。石元仕去世后,其家人即离开尊美堂老宅,全部迁往天津定居。民国二十九年(1940),石元仕夫人去世。因其娘家势力不凡,丧事必得大办,致使家业更加一蹶不振,只好负债度日。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尊美堂的大部分住宅已变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