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桥图片(天安门前金水桥历经六百年岁月 最初它是用啥建的)

古都北京的各类桥确实多,如果说数不过来,也不算夸张。

但若论名气影响和位置权重,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无疑要排在第一位。

可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桥不在大小。

到访北京的外地人,一般都一定到天安门广场看看,“天安门前留个影”是必须的。

参观景仰的天安门,必然会可看到城楼下著名的“金水桥”。

而在电视转播中观看解放军国旗护卫队每天升国旗,也会看到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金水桥”。

新中国的多次国庆大阅兵,领袖们的阅兵车更是通过“金水桥”,开进天安门广场的。

“金水桥”,与北京故宫一样,已经经历了六个世纪多的风风雨雨。

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金水桥”,已经不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建皇宫的“原装”桥了。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不久的建文年间,燕王朱棣通过所谓“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但这位永乐皇帝之前在北方生活久了,已不太习惯金陵宝地的气候,就决心迁都北京。

要迁都北京,过去的燕王府是肯定当不了皇宫的。于是,朱棣下旨仿照南京明皇宫的格局在北京营建皇宫。

新皇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也包括作为皇城重要装点的承天门外的“金水桥”。据说“金水桥”的蓝本,是出自南京皇宫内的“五龙桥”。

史料记载中说,最初北京皇宫承天门外的“金水桥”不是石桥,而是木桥,并且桥体只有三座而不是五座。

因为当时的皇宫各大殿都是以木制结构为主,建木桥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木桥的防腐性能差,也不利于防火。到了明正统二年(1437年),“金水桥”被皇帝朱祁镇下令改建为石桥。由于“土木堡之变”等战乱影响,改建施工历时十多年时间,于景泰三年(1452年)才告竣工。

成化元年(1465年),新登基皇帝朱见深,又下旨把三桥格局样式的“金水桥”,改成五座样式,形成了至今的格局。

后期的明宫城图中,明确无误地画出了外金水桥五座,连桥前后石狮与华表的布置数量、位置也与今存实际相符。

明朝灭亡后,清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对“金水桥”进行了大修,同时宣布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对“金水桥”进行了重建。

实际,“金水桥”并非是天安门前仅有,它被分为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两片建筑。

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的内金水河上,是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架设在天安门城楼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

现今的外“金水桥”,分布在天安门、太庙、社稷坛(中山公园)前,共七座。七座桥都是有等级之分的。

外“金水桥”尤以中间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且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洞相对应。桥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桥中间呈现拱面,桥身中间略窄,两端略宽。

有人细心观察发现,“金水桥”五座桥上的玉石栏杆全都不尽相同。

最中间的桥,是蟠龙雕花柱,桥面也最宽,极尽豪华。

在帝王统治时期,此桥称为“御路桥”,只限皇帝一人行走。

而两旁的桥叫“王公桥”,也称“皇族桥”,规定为宗室亲王行走。

在“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行走。

至于在太庙和社稷坛前的两座桥,则称为“众生桥”,是留给四品以下的官吏和兵卒、夫役行走的。

据介绍,明代之前的元大都皇宫,也有类似“金水桥”的装饰建筑,叫做“周桥”。

元代皇宫的位置要比明清的紫禁城偏北一些,当时的正门崇天门,约在现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周桥”位于崇天门前。

可惜,元代的宫城及“周桥”,后来全都毁于战乱烽火之中。

“金水桥”这么有名,它的设计者是谁呢?

这事却一直没有定论。

有人说是河北曲阳人杨琼,还有人认为是苏州金山人陆祥。

河北曲阳人杨琼,是出身于石工世家的高级工匠。传说当年修建元大都皇宫时,忽必烈在各地广招人才。杨琼揭了皇榜应招而去。他设计建造的“周桥”独具匠心,桥上装饰“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则有“四百石龙,擎载水中”,极其壮观。

工程完工,忽必烈登桥巡视后龙颜大悦,随即封任杨琼为石局总管。

元代覆灭,宫城及“周桥”毁于一旦,但其建筑图样得以幸存,并成为明代皇宫建造的参考依据。

至于苏州金山人陆祥是“金水桥”设计者的说法,被认为早在朱元璋营建南京皇宫时,陆祥就是参加施工的著名石匠。

到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营建北京皇宫时,又专门把陆祥征调到北京,由他来掌管宫殿、坛庙的石工活。据传今天北京的不少明代遗址中的石作,大多是陆祥设计的。

因为他为修建北京皇城有功,特别是皇宫内外“金水桥”的建筑格局和工艺水平,赢得朱棣赏心悦目,由此被封为正三品工部侍郎。但陆祥无意为官,不久便告老还乡了。

无论杨琼、陆祥哪个是真的,美丽壮观的“金水桥”确实留存至今,它凝聚着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

说了这么多“金水桥”的事,还要说有河才会有桥,“金水河”又源自哪里呢?

史料披露说,“金水桥”下之金水河,源于京城西郊的玉泉山。

《元史·河渠志》记载:“金水河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

《大清一统志》称:“元时名金水河,以其自西门而入,故名”。按照古代“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所以元代称之为“金水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金水桥”这座古代典型建筑,人民政府不惜投入资金,多次对“金水桥”桥身及汉白玉石栏进行修缮加固,并在石栏杆外增加了保护性装置。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