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大宗祠(东莞市潢涌黎氏大宗祠)

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大宗祠是通族总祠,据《潢涌村志》介绍,始建年份为南宋绍定六年(1233),历史上几经重修。祠堂坐北向南,临河而建,为三间三进两天井两侧廊两厢院落式布局,祠外有前院,祠堂占地面积为1886.74平方米。

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屋顶、梁架都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具有浓厚的岭南建筑特色。前面两条圆形红砂石柱,其柱础为莲花形图案,柱端两边梁架布满了鸟兽虫鱼、云雷如意等木雕,屋梁两端皆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彩云、飘带,梁钩上则刻有蟠龙等图案。每到细雨纷飞的黄昏,便可以看到“金钱湿地”的奇观,这是因为细雨打湿了方形天井的中间部分,显出的形状如古代的钱币。

黎氏大宗祠三进并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为了祈求永远平安幸福,修建宗祠时,建筑布局取形于象征长寿的龟。宗祠前正中、左、右各有一道伸向河道的石阶,是乌龟头和一对前爪;后面两侧也各有一道石阶,是为龟尾;作为龟身的三进院落朝向并不一致,后进朝正南,二进偏东,前进则偏西。传说,这种布局乃风水学中的“三元不败局”,是当年受风水大师赖布衣指点而设的。

相传,黎氏建祠平地时,有一个着布衣芒鞋的陌生人途经中堂镇,因饥饿分别到张、黎两家讨饭。张姓人家没给,黎家却是乐善好施。于是,陌生人就在祠堂工地上来来回回,左观右望,并在场地上摆下三张椅子,整个过程中却不跟周围的人说一句话。椅子摆好后,陌生人便离开工地走了。大家见状觉得奇怪,便有人猜想说这个奇怪的陌生人可能是风水大师赖布衣,因为近来赖布衣正在东莞行走,曾点穴皇姑坟。

时有谚语称“族有布衣坟,繁昌必有闻”,广东许多望族巨贾为求赖布衣点坟穴,不惜一掷千金。建祠的主事人听得大家议论,觉得有理,于是立即派人追赶。追上陌生人一问,果然赖布衣是也。于是,潢涌人恳请他转回指点建祠,赖布衣却回答说:“我已受人所托,只是顺路经过,不便转回。你们的子孙后代有无福气,应有定数。我已摆下三把交椅,方向皆不相同,是取灵龟长寿之妙,为风水中的‘三元不败’格局,可依此摆布建祠,任何时代都大兴大发。”潢涌人道谢后便急急赶回祠堂工地,询问众人,得知那三把椅子未曾被挪动,真是万幸。

于是,潢涌人据此定下祠堂的三进走向,将祠堂建成灵龟形,以后殿为正向,中进、前进各有偏向。祠前傍河处有二埗头,是为龟的前足,祠后亦有建筑状龟尾巴及后足。祠堂的主体建筑俯视如龟背,中高而前后左右略低,房瓦片片则犹如甲纹片片,整个祠堂就像一只刚从池塘爬出来的灵龟,或正爬向有水的地方。

潢涌黎氏兴旺发达,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族裔中不乏高官贤达,传说与此祠有关。乡人怕灵龟跑掉,还在祠堂东边的河涌上建了一座石桥,像一个大锁,把灵龟牢牢锁住,以祈永年,让它永远护祐黎氏子孙。

宗祠头门挂“黎氏大宗祠”牌匾,门厅前台左右皆有花岗岩石高台,前廊由四根花岗岩石柱承重,二进由八根酸枝圆木承重,柱础为红砂岩。享堂悬挂“忠孝堂”木匾,而大门楹联称:“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水流长。”享堂有柱联云:“系出豫章由莞博而溯惠雷衍派支分雁序与凰溪并远,郡原京兆诞忠贤而联科举文经武纬鹏飞偕旗岭高标。”此两联颇可视作对堂名的诠释,所谓“忠孝”,一为忠贤,二为孝慈。传说,这座黎氏大宗祠正是为纪念孝子黎宿而建。

黎宿即著名故事割股疗亲的主角,也是潢涌黎氏的始祖。传说黎宿生性至孝,当年黎母病重,需人大腿上的肉来配药,黎宿即割股配药疗亲,治好了母亲的病。当地县衙知道他的救母之举后,立即奏报朝廷,朝廷恩赐黎宿在村中建“德本坊”一座,以表彰其孝,族人则建宗祠作永久纪念。